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拥有发展海洋经济最为独特的优势和载体,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
宁波启动海洋经济新引擎
本报记者 郁进东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滨海旅游、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海洋捕捞、近海养殖为基础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宁波将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成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示范区。

本报记者 郁进东

10月26日,位于宁波奉化的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两条“全球首制船”——代表海洋工程辅助船中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科技海工船正式交付。它们均配备了深海机器人,最深可在海底4000米处作业。

10月15日,宁波又一个潜力巨大的海洋经济战略大平台——慈东滨海区挂牌成立。它规划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力争通过10年乃至更长时间努力,打造成为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山海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是宁波海洋经济的又一战略大平台。

在宁波,一股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正在形成。今年以来,宁波紧紧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上半年,宁波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614.4亿元,实现增加值431.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9%,海洋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同期全市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新引擎已经启动。

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

把握转型“金钥匙”

放眼全球,世界各国已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海洋,一个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的激烈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谁能赢得海洋经济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宁波地处浙江海洋经济核心区,又是舟山群岛新区的陆地接点,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独特。

从区位条件看,宁波正处于我国长江发展轴和沿海发展轴的“T”形交会处,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结纽带、东北亚的重要国际门户。

随着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宁波由交通末端变身枢纽,为建设“海上浙江”提供了强劲支撑。

港口是通向海洋经济的门户。宁波的港口优势得天独厚,不但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龙头性资源,也是“海上浙江”最为独特的优势和载体。

宁波港口岸线占浙江全省的30%以上,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多座。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港是我国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在区位、航道水深、岸线资源、陆域依托、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宁波港已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深水泊位群,港口设施先进,装卸高效,集疏运便捷,口岸通畅,服务完善,已成为我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10年,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12亿吨,居中国大陆第二位、全球第四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标箱,居大陆第三位、全球第六位。

除了得天独厚的岸线和通达四海的港口,宁波更是将目光投向近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近年来,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制约越来越突出。而这片面积相当于宁波陆域的蓝色国土,不但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更蕴藏着破解转型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这里拥有岛、涂、渔、景、油等各种海洋资源的组合优势:

1562公里岸线,占浙江全省三分之一;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16个,占全省五分之一;可围涂资源140万亩,占全省三分之一……

2010年,宁波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滨海旅游、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海洋捕捞、近海养殖为基础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广阔的海洋还培育了宁波无与伦比的开放型经济优势。从开发区到保税区、从出口加工区到保税港区,宁波拥有10个国家级开发区域,2010年,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9位。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说,“宁波要以最强烈的责任意识,承担历史使命、探索引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子,要以最强烈的机遇意识,借机借势借力,开创全市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核两带十区十岛”

明确空间功能布局

宁波已经出台了《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这个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将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统筹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统筹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完善海洋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科教研发能力,着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性转变,到2015年,宁波要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实力较强、辐射服务功能突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科教文化体系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示范区。

《规划》开启宁波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一个以“一核两带十区十岛”为愿景的海洋经济空间功能布局跃然纸上。

据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宁波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飞龙介绍,今后,宁波市将坚持海陆联动、协调发展,遵循海洋经济自然属性和发展规律,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形成重要海域基本功能区,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空间功能布局框架。“一核两带十区十岛”,即打造一个核心区,加快推进“两带”建设,重点建设十大产业集聚区,科学开发利用十岛。

陈飞龙解释说,“一核”指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为核心区,具体包括穿山半岛、梅山保税港区以及中心城区;“两带”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门湾及其附近区域为主的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是宁波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十区”指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余姚滨海产业集聚区等;“十岛”指梅山岛、大榭岛、南田岛等重要海岛。

“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构建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是浙江海洋经济的亮点与特色,也是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说,围绕建设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宁波将大力发展“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以提高宁波海洋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这几年,尽管宁波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比如2010年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1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标箱,分别占到浙江省的37%和92.6%,但经济效益却没有突飞猛进,症结可归结为“酒肉穿肠过”式的经营模式,宁波只从巨大的港口吞吐量中得到了一点装卸费。

刘奇说,加快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将让宁波港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战略性转变,使宁波真正成为“商贾云集地”。

如今,宁波市港航物流服务优势逐步凸显。以港口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拥有各类物流相关企业4000多家,联邦快递、UPS、DHL等国际知名快递企业、物流巨头及投资商纷纷落户宁波。同时宁波还大力推进镇海煤炭交易市场、余姚中国塑料城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去年实现交易总额近2000亿元,原油、铁矿石、塑料、液体化工等品种市场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宁波累计引进注册各类金融机构193家,宁波海运、宁波港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上市,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和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后,宁波市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着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区域性配置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枢纽港,积极培育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宁波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示范区,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起到先行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海洋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重点海域主要污染物排海量削减15%以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宁波,借助海洋经济的新引擎,将开启全新的蓝色篇章。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