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奔向天宫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侧记
本报记者 张 忱 曹红艳 通讯员 谢 波

11月1日凌晨的酒泉,106米的发射塔架高高耸立于千里戈壁,在璀璨的灯光下尤为醒目。随着最后一组回转平台的缓缓撤收,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露出了真容。改进后的助推器结构、更大加注量的推进剂,以及新的控制方案和制导技术、控制和故检等重要系统计算机的冗余设计,使它拥有了更大的运载能力,更高的入轨精度和更高的可靠性。这将保证它能成功地将神舟八号送入太空。

比起前7艘神舟飞船,“神八”升空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为了顺利地与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节省燃料和对接时间,运载“神八”的火箭将进行零窗口发射,这就意味着,发射时间必须精确,误差不能超过1秒。一旦错过,等待下一个零窗口将需要两天,已加注燃料的火箭的发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5时58分7秒,橘色烈焰猛喷,白色水汽急涌。震耳欲聋的声响夺人心魄,大地也随之阵阵颤抖。记者站在离发射塔架1.5公里远的地方,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震撼。3秒钟之后,火箭借力腾起,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直奔太空,长长的尾焰将周围的天空照耀得有如白昼。此刻,在太空中,天宫一号已经进入交会对接轨道,转为倒飞状态,正等待着与神舟八号“会面”。

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生命之舟。不仅因为它按照载人飞船进行设计和装备,记录下的各项数据将帮助宇航员更好地在太空中飞行,还因为它装载的科学实验装置,将进行空间生物技术、辐射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能让人类发现更多的生命奥秘。此次中德科学家的合作,彰显了一种开放的心态,也将为中外合作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相关科学研究唱响序曲。

在天空中划过之后,火箭优美的身姿渐行渐远,很快穿过了厚厚的云层,现场只能看到一个越来越小的亮点。

与此同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各测控站点的报告接力般从广播中传来,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着各测站传来的飞行参数。伴随着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等一连串完美动作,583秒到来了,北京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指几乎都下意识地放到了键盘上,只有眼睛注视着前方。6时07分53秒,“船箭分离!”洪亮的调度声再次打破北京中心指挥大厅的宁静,掌声响起。

随后,又一个重要时刻来临了。6时12分,北京中心轨道室年轻的工程师李勰准确拿出了精确的飞船入轨参数。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30公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正式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飞控大厅的大屏幕上,蔚蓝色太平洋的映衬下,两个代表“天宫”、“神八”的小亮点,循着两条平行的曲线闪烁前行……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