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色经济在各地
福建连江:发展临港工业 开发蓝色宝藏
本报记者 陈 煜
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连江县正在倾力打造海洋渔业和水产加工业、临港石化业、海洋运输业、船舶修造业与滨海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五大产业。图为繁忙的可门港码头。 本报记者 陈 煜摄
通过科技创新走转型升级之路,连江的渔业和水产加工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上图为黄岐镇渔民水产品加工厂的天然晒鱼场。 在以养殖鲍鱼为主的连江县安凯乡,水产养殖业已形成相当规模。下图为安凯乡的奇达渔排。

翻开中国地图,在美丽的东海岸边,有这样一个港湾,早在上世纪20年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为它勾勒出建设“东方大港”的宏伟蓝图,要把它作为福建、江西的对外贸易门户,建成海、陆、空一体的沿海港口大都市。

然而,相当一段时期内,这里一直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当“吱吱呀呀”的木橹艰难地摇过苍茫海面,人们多么期盼这样一个海鸥低翔、渔歌唱晚的港湾,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呈现孙中山先生的美丽构想!

时光在流逝。如今,这片寄托着几代人梦想的天然良港,正成为万商云集的投资热土。从可门港往南沿海岸一线展开,连江正通过实施“港口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全面唱响“蓝色奏鸣曲”,向世人描绘着从水产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迈进的宏大图景……

“烫金名片”遭遇挑战

连江濒海,大海里孕育着无限的蓝色宝藏!

海洋专家评价,连江县有着209公里的曲折海岸线,47处天然港湾,全县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7倍。因此,连江拥有不少独具特色的海洋生态资源条件:一是山海交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形成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有利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二是海岸线曲折,形成众多天然的优良港湾、岛屿和滩涂,有利于港口码头建设和渔业发展;三是海洋水质状况好,热能充足,光照适中,营养盐丰富,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回游与栖息,许多港湾本身就是海洋生物的天然育苗场;四是大部分海域为大陆架浅海,潮汐现象显著,潮差大,潮流速明显,海水交换能力和物理更新、自净能力比较强,有利于多种海洋资源的形成;五是近海岸线长,生态条件良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所有这些,构成了连江独特的蓝色优势,也是连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所在。

曾几何时,踏海追梦,常与潮汐共舞,驾船出海捕捞成了大多连江人的主业,后来近海养殖业也逐步发展壮大,水产捕捞业和养殖业日益成为连江县的支柱产业。根据福建省海洋渔业部门提供的权威数字,连江县的渔业总产值已连续30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县级县(市)第二位。而近年来,通过专业化养殖,连江县的特种水产品养殖获得巨大进步。全县鲍鱼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在养鲍鱼总量12亿粒,年产值近20亿元。2010年9月,连江荣获“中国鲍鱼之乡”和“中国海带之乡”荣誉,更使“水产大县”这张“烫金名片”熠熠生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江人也逐渐认识到,面对着这座“蓝色宝库”,仅仅停留在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层面上是非常低层次和粗放的。特别是近年来,连江县的海产捕捞业产值已呈逐步下降态势,而其近海水产养殖也已接近饱和。由于产业单一,导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服务业比重偏低,缺乏产业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经济总量不大,发展水平长期在低谷徘徊。

三大平台托起“蓝色战略”

随着海洋成为经济竞争舞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连江县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脉络才渐渐清晰起来:连江必须做足做好“海”的文章,做大做强“海”的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不断壮大海洋经济总量,打造特色产业优势。

那么,如何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连江现代海洋经济强县的建设?连江县明确提出“抓现代海洋经济,重点看工业,关键在项目,承载在园区,要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打造海洋渔业和水产加工业、临港石化业、海洋运输业、船舶修造业与滨海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五大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正式向全县人民宣告了其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战略”,并且已经成为该县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

为实施符合连江实际的“蓝色战略”,连江县开始搭建三大平台:

一是依托大官坂垦区,拓展临港工业平台。临港工业的布局和发展,不仅需要深水大港作为依托,还要有广阔陆域腹地作支撑。为此,连江县在紧邻可门港的大官坂垦区围海造地数万亩,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立可门经济开发区,使之成为海峡西岸重要临港工业平台,成为央企、外企和大型民企落户的首选地。

二是依托闽江口优化产业布局,拓展现代工业平台。地处连江西面大闽江口地区,既是承接省会福州工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也是连江原有工业发展较好的区域,县里决定适度整合在闽江口的连江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建设“一区四园”,重点发展机电、海洋生物、生化制药和海产食品等新兴工业。

三是依托良好的港湾条件,拓展船舶修造和运输物流平台。借助冠海造船增资扩股和马尾造船厂搬迁到该县粗芦岛的有利契机,构建船舶修造发展新格局。同时,围绕船舶修造所需的钢铁器材、电子设备、发电机组等,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在宏伟蓝图中,连江人首先吹响了水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

作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在遭遇了水产捕捞下滑和近海养殖饱和的尴尬之后,连江县及时出台扶持和鼓励政策,鼓励渔民和渔企积极通过科技创新,走转型升级之路。一是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大力发展高优水产育苗及特色海产养殖,培育属于连江自己品牌的高优产品;二是引导渔民和渔企开辟深海养殖;三是抓好水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迄今为止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集水产加工、贸易为一体的海峡西岸水产品加工基地因此落户连江。基地通过以抢抓两岸ECFA签订的重大机遇为契机,加强闽台合作,以海洋食品加工、有机饲料、水产品物流、海洋生物和海洋保健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争取经过三年至五年建设,把该基地建成水产品精深加工区、海洋生物开发科技园、台湾水产品加工保税区,以及物流集散的综合性园区,连江的渔业和水产加工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蓝色交响乐”的主题曲是临港工业。随着《可门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和《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先后出台,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可门港临港工业区横空出世,总长23公里的可门港铁路支线即将建成通车,通港大道和11个万吨级以上码头陆续建成,华电集团、神华集团、印尼三林集团等央企、外企、民企相继入驻,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而处于闽江口地区的连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整合琯头、江南、敖江和东湖等工业园后已形成“一区四园”格局,依托丰富的海岸资源,初步吸引了包括船舶修造业、钢铁冶炼业、生物化工业、机电与通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的231个企业入驻,临港工业初具规模。

2010年荣获“中国温泉之乡”称号的连江西北部敖江贵安区域,近年来日益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强力引擎。由世纪金源集团投资100亿元,总占地7500多亩的贵安东雁旅游文化综合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该项目以“海西文化”为主题,集总部经济、船政文化、历史文化步行街和温泉旅游为一体。就在东雁综合体的对岸,又一个总投资35亿元,占地超千亩的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正拔地而起,建成后将成为海西最富生机活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此为开端,延伸闽江口、黄歧半岛自然风光和马祖地区的独特景观,一个环马祖澳列岛滨海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带呼之欲出。

如今,放眼连江大地,抓发展载体、谋转型升级、转发展方式的蓝色战略,正被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体现在“海”的产业中,现代海洋经济开始突飞猛进,“春色满园”的新格面、新景象已然成型,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正在成为全体连江人民的共同追求。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