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诚信建设刻不容缓
本报评论员

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出重点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务实之举,也是解决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是千古不变的经商法则,更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诚信,维系着复杂的市场交换和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甚至是一种让各类经济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特殊资本”。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一些领域却出现了较为普遍和严重的诚信缺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信用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信用管理体系,详尽记录和高效传递信用信息,通过拒绝交易形成全社会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机制,不给失信和欺诈提供可乘之机,是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也是发达国家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经验。只有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才能让信用制度逐步完善,信用道德逐步确立,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定要看到,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诚信建设这项工作,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四版刊登“商业诚信大家谈”专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