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自主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甜蜜事业”如何更甜蜜?
本报实习生 董豆豆
项目负责人 李杨瑞 国际糖料界知名科学家,我国甘蔗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糖业科技协会理事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530余篇,专著1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项目简介:“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也是我国目前为止对甘蔗学科研究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主要解决我国当前糖料蔗生产中突出的科技问题。项目引进筛选和杂交选育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15个,其中杂交育成9个;研究集成了旱地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体系,示范和辐射应用1300多万亩;初步建立了甘蔗品种抗旱性鉴定技术、果蔗12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健康种苗检测技术等体系,并制定了相应技术标准与规程;开发出一套信息化农务管理系统。

“中国人吃的10颗糖中,至少有6颗产自广西。”这句话在糖业界流传甚广。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产糖省区,年产糖料蔗超过7千万吨,年产糖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如今,“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让广西的“甜蜜事业”甜上加甜。该项目被称为我国甘蔗史上最全面的研究,囊括6大课题,覆盖了从育种、种植到进厂压榨的整个历程,全方位保障“甜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育良种助种植

品种单一化是甘蔗生产的瓶颈问题,据项目负责人李杨瑞介绍,一个良种种植5至8年,优良特性便会逐渐退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组从世界各国搜集和引进甘蔗种质资源738份,选育出桂引9号等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优良新品种9个;同时还以本土种质资源为基础,育成桂糖26号等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优良新品种9个。他们建成一个包括80份种质的甘蔗核心种质库,并分别在北海、崇左等蔗区建立了一批育种试验基地,优良新品种累计生产推广面积达120多万亩。

甘蔗为无性繁殖作物,一个品种栽培多年后,不可避免会带上各种病害,使得种性退化。要恢复优良种性,必须对甘蔗“脱毒”。项目组为此研发了“甘蔗茎尖脱毒健康种苗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后发现,脱毒健康种苗萌芽快、无病毒、分蘖多、生长旺。为了满足种苗对环境条件的高要求,项目组还研发出“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将无根试管苗直接移植到种植盆种植生根,取代了传统的瓶内生根、室内炼苗、一级苗圃移植和二级苗圃移植等步骤,提高了移植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干旱是甘蔗的大敌。为了给甘蔗“解渴”,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组研发集成了蔗叶还田、旱坡地机械收获等十项技术,形成一套适合我国蔗区种植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甘蔗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体系,建立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区11个,面积达11万多亩,辐射带动面积1300多万亩。

在采访中,李杨瑞还为记者讲了一个“变废为宝”的故事。以前蔗糖生产中的酒精发酵液处理一直都是大难题,它遇高温易发酵发臭,而且浓度高,用于灌溉常会“烧死”蔗苗,成为蔗农印象中的“废液”,长期以来是广西最大环境污染源之一。李杨瑞介绍,其实酒精废液全部是有机物质,完全可作为资源利用。项目组经过反复取样分析,破解了“废液”合理利用的难题。将新鲜的酒精发酵液适当稀释后施放到甘蔗地里,加上地膜覆盖技术,形成了“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既可以起到保水保温、防治地下虫害的作用,又不会导致环境污染。项目实施结果表明,每亩施5吨加水适当稀释的酒精发酵液,比常规施肥增收400元以上,同时还能节省肥料钱,受到蔗农的热烈欢迎。

“蔗农现在都抢着要这种‘废液’啦!”李杨瑞开心地说。

信息网架金桥

蔗农和糖厂最闹心的时候是甘蔗压榨期。李杨瑞告诉记者,甘蔗从砍倒的一刻起,糖分就在不断下降,每推迟1小时压榨,其含糖量就要减少0.01个百分点以上,质量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什么时候砍蔗,什么时候进厂,蔗农们发了不少愁。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蔗农和厂商的利益,项目组开发了一套信息化农务管理系统,确保了甘蔗“砍、运、榨”一条龙服务。蔗农们如今方便了,一条条来自“广西甘蔗种植区气象预报、遥感信息与决策支持数据库”的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到蔗农手中,什么时候施肥、打药、砍蔗,一看全明白了。这套技术目前已服务甘蔗种植面积320万亩,仅砍蔗到入榨的管理时间一项,就平均缩短10.6个小时,降低糖分损失0.12个百分点。

“中国糖农网”的开发进一步架起了糖厂与蔗农之间的互通桥梁,网站提供砍运查询、气象服务等项目,为糖厂、蔗农、司机提供甘蔗种植、砍运调度、称重结算、栽培技术等信息服务,实现了糖厂和蔗农的双向互动,增加了糖厂的产糖量和蔗农的收入。

“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涵盖了蔗糖业的整个产业链,在为我国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项目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8亿余元,间接经济效益149亿余元,新增税收13亿余元。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