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边天精神”的新风采
本报记者 李树贵摄影报道

9月21日,记者在贵州省息烽县采访,来到养龙司乡堡子村时,看见一组农村妇女挑着担子挨家挨户送水。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堡子村就是闻名全国的“半边天精神”的发源地。

1954年,该村妇女提出“同出一天工,男女要记同样工分”的权益要求,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从此,男女同工同酬在全国迅速推广,形成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中国时代风尚。

今年该地区遭受特大旱灾,男劳力大多已外出打工,留守妇女们成立了5个“半边天互助组”,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解决村里留守老人的吃水问题。她们送水单次最远行程超过4公里,同时还积极进行生产自救。目前,该村的5个互助小组已义务送水100多次,帮助抢收粮食近万斤,种植蔬菜10余亩。“半边天精神”在该村战胜特大旱灾、积极抢收抢种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图① 一大早,“半边天互助组”成员按时去80岁的袁夙昌老人家中送水。

图② 上午,互助组成员帮助村民除草、松土,抢种大白菜。

图③ 下午,互助组成员陈洪芳(左二)、杨秀(右一)帮助76岁的李金碧老人收玉米。

图④ 晚上,互助组的姐妹们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帮扶计划。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