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咸宁“三变”
——一个中部城市的实践与探索
本报记者 魏劲松 陆 敏 李 哲 通讯员 田期汉
压题图片 湖北咸宁城区远眺。 杨 敏摄

作为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核心城市、全国低碳经济试点省湖北的首批2个低碳经济试点市之一,咸宁利用利好政策带来的叠加优势,先行先试,为在新一轮经济重构中赢得了先机。该市坚定不移地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这为后发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进入湖北省咸宁市,扑面而来的是一派层林尽染的江南秀色。咸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4.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温泉城区的空气洁净指数达到24,与海南三亚一起博得全国中等城市空气质量头筹,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与此相适应的是,工业园内,高效低碳唱主角,白墙绿瓦,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连续4年,咸宁年生产总值以百亿元的速度增长。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产业升级之变——

立足特色 高质高效

咸宁盛产木材、楠竹,又是著名的苎麻之乡,依托特色资源,苎麻纺织、森工造纸、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成为该市传统支柱产业。然而,在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卖资源、粗加工的低水平增长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再也不能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立足特色,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迅速成为咸宁转变发展方式的共识。

转变从晨鸣纸业开始,这是一家造纸企业,却“不务正业”,在山上栽起树来。记者了解到,仅2010年一年时间,这家公司就完成了项目造林7.1万亩,他们最大的目标是,实现100万亩的造林面积。

“针对那些以木材为原材料的企业,我们要求,在工业项目上马之前必须先造林。”咸宁市林业局局长王槐生介绍说,“企业植树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增加了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另外,土地流转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几年下来,咸宁市的森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林业特色基地规模达到350万亩,2010年,实现林业相关总产值30.5亿元。王槐生告诉记者说,再过10年,咸宁将成为武汉城市圈生态体系最为完善的森林生态城市,通过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林业总产值将达到260亿元。

实行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各项优惠政策带动了一个个产业迅速崛起。

崇阳县组建钒业集团,让企业抱团发展。晶洋公司、青山钒业、鑫发钒业等企业通过技改,大力发展绿色矾业、高新矾业。

经过多年发展,崇阳钒产业链不断地延伸,附加值不断攀升。目前,已形成国内首屈一指的从粗钒到精钒,从粉钒到片钒,再到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高纯钒、钒电池等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该县成为全国重要的钒产品交易集散地,“崇阳钒价”成了全国钒价三大风向标之一。

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现代化的思路,如今,咸宁电力能源、食品加工、苎麻纺织、森工造纸、冶金建材、机电制造等6大支柱产业,都告别了高能耗、高污染,告别了粗放型发展模式。

咸宁是农业大市,粮食、油料、生猪、水产品、茶叶等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省前列,但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排序靠后。

为何有这种“一前一后”的尴尬?市长任振鹤坦承,关键在于农产品加工“腿短”,特别是精深加工薄弱。

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从小而全到“单打冠军”,成为咸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市里根据各县市区的比较优势,提出“六大特色农业品种发展计划”,争做全省乃至全国的“单打冠军”。咸安肉鸡饲养、嘉鱼蔬菜、赤壁猕猴桃、通城油茶、崇阳养鸭以及通山水果,成为主攻方向。

要成为“单打冠军”,关键在龙头企业。该市推行“一名市级领导挂一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机制,支持现有100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植出一大批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

经济转型之变——

优化配置 瞄准低碳

“只冒财富不冒烟,宜业宜居像花园。”这是咸宁市经济开发区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在红牛公司厂区,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冬天,红牛厂区的一处池子里飞来一只南迁的白鹤。这只白鹤“有所不知”,池中的水全部是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水,经过几道严格的处理工序之后被储存在这里。红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厂之初,公司就建成了拥有一流设备的污水处理站,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在咸宁经济开发区,像红牛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今麦郎饮品(咸宁)有限公司的祝序告诉记者,食品企业选择厂址时,对园区的环境,尤其是当地的水质十分看重,公司在考察了多个城市后,最终选择落户咸宁经济开发区。

高标准、高起点、生态立园的策略,使得生态型优质企业不断向咸宁经济开发区聚集。随着南玻节能玻璃、皇明太阳能、法国沃尔克医疗器械、光宝电子等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相继落户,咸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该市以成功争取投资近百亿元的大畈核电项目为契机,拉长清洁能源产业链。目前,咸宁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九宫山风电一期已投入运行,崇阳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湖北兆锟太阳能光电子信息项目落户咸宁,合加环保项目已竣工投产,核电、火电、水电、风电一应俱全,抽水蓄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一齐发力。

给低碳经济让路,咸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5年来,咸宁依法关闭“五小”企业100家,并强制多家高耗能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17.5%。

很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以低碳化为特色的经济条件成为咸宁绿色发展的一张“王牌”。2010年,华彬集团拟投资114亿元打造国内首个“微排放”低碳经济示范区。消息传出,大批一线城市竞相角逐,竞争结果揭晓,项目最终花落咸宁金桂湖。

结构调整之变——

三产发力 旅游先行

走出武广高铁咸宁北站,站前广场上两排整齐巨大的广告牌静候各方来客,广告牌内容是清一色关于咸宁旅游的介绍。一行行宣传标语、一幅幅景区图片告诉来到这里的人们,咸宁,是一座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市。

记者在咸宁采访期间,这里正在接受“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中期评估。事实上,旅游成为城市的发展方向,是近两年的事。

九宫山、隐水洞、陆水湖、赤壁古战场……众多景观如珍似宝;“温泉之乡”、“桂花之乡”、“楠竹之乡”……咸宁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令人赞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咸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举全市之力发展第三产业,致力把咸宁打造成华中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在咸宁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该市明确提出了实施“工业崛起、旅游跨越、城乡统筹、生态持续、人才保障”五大战略。旅游产业上升到了战略地位,咸宁优调经济结构的决心不言而喻。

连续两年,咸宁举办盛大的国际温泉旅游节。以温泉为主打品牌,捆绑发展三次产业,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向咸宁。因《诗经》得名的嘉鱼打出“二乔故里”牌,投资3000万元建造“二乔公园”;赤壁则以古战场文化旅游为中心,以陆水湖、龙佑温泉、茶马古道等为节点,打造“华中文化名城”。

统计显示,咸宁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3%。咸宁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