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享同一片蓝天
——厦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五个均衡”
本报记者 殷陆君

9月初,在萤火虫照明集团工作的湖南打工青年杨吉祥带着孩子去湖里实验中心小学报到,发现今年学校不但免除了学费,而且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都不用交了。他说,“太好了,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享受到与厦门人一样的待遇了!”

厦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介绍,通过免费上学来解决教育均衡是今年工作的主线。在春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费入学的基础上,秋季民办学校也实现了免费教育,实现了公办民办一个样、本市非本市户口一个样,预计全年免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费用8526万元。

厦门市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市委成立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厦门市政府印发了《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促进办学条件均衡。2010年,厦门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园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统一配置和建设。今年将实现市直属学校和四个行政区统一标准,明年实现市直属学校和全部六个行政区统一标准,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统一。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厦门创新教师管理制度,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教师统一绩效工资标准和统一编制标准,实现市域范围的“同城同薪”和“同城同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满6年,校长任职满10年必须流动,每年流动比例不低于应流动教师的10%。

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厦门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根据区域内学校地理分布情况和办学的差异性,以片区内的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促进片区均衡发展。目前全市以分校、附属校、合作校等形式共建立了30多个合作办学关系,实行教育教学、干部调配、师资安排等方面一体化管理、统一性评价。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对记者说:“要以促进公平为目标推进“五个均衡”:布局均衡、投入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机会均衡,让城乡中小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让厦门人和外来务工建设者子女在同一个起跑线共同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