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省黔西南州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多彩黔西南 水墨染金州
本报记者 王新伟

提起到贵州旅游,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黄果树瀑布、遵义红色旅游、黔东南的侗族大歌……而伴随着9月26日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黔西南召开,黔西南的一些黄金旅游景点:24道拐、万峰林、万峰湖等也将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黔西南州旅游业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旅游资源丰富

黔西南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黔西南州旅游局局长曹静秋告诉记者,黔西南1.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100多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景区景点,其密集度、丰富性、独特性为国内少有。

据介绍,黔西南州现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风景区)、4A级风景区(万峰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三岔河)、国家地质公园(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贵州醇酒厂2A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全国唯一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各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道拐、交乐汉墓群)、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下五屯、怡心园)各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布依族勒尤、布依族高台狮灯舞共7个。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个,A级民族村寨1个,民族风情点11个。

同时,黔西南州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最为成熟、最为完整的地区,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其中,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双乳峰景区是世界喀斯特地貌最杰出的景观。马岭河峡谷全长75公里,河水下切,在平地上切割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漂流有“西南第一漂”、“中国十大漂流景点之一”的美誉。万峰林在兴义境内有2000多平方公里,由2万座山峰组成,为世界最大峰林,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峰林”。万峰湖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储水102亿立方米,两岸山川陡峭,景色宜人,有“小三峡”的美誉。

另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也让黔西南的旅游具有极高的人文历史、旅游观赏和科考价值。晴隆24道拐是二战时期“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志,历史原貌保存完好,2007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刘氏庄园是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古生物多样性、生物个体埋藏等特征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

“山水黔西南,水墨染金州。中国旅游的‘秘密武器’在贵州,而贵州旅游的‘秘密武器’在黔西南。”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龙长春对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把黔西南州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国西部黄金旅游区!”

产业发展加速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位于三省交界处,与云南、广西接壤。目前从贵阳市到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坐飞机需要35分钟,开汽车要4个多小时,搭乘火车则需要8个多小时。搭飞机票价较贵、坐火车则时间太长,长期以来,交通不便是制约黔西南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好、水好、景色优美,可惜游客不多,人气不旺,相关的产业也很难发展起来。因此,打破交通制约,培育知名旅游景点,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成为黔西南州旅游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据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介绍,今明两年,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彻底解决黔西南交通“瓶颈”问题。“尤其是今年年底,汕昆高速公路贵州境内板(坝)江(底)段的开通,将为黔西南构架起通往粤港澳地区最快捷的通道。”陈鸣明说,“通过突破交通瓶颈问题,黔西南州可以南下两广,融入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泛珠三角区,西进云南,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积极突破交通“瓶颈”问题的同时,加快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服务配套水平也是黔西南州推进旅游产业工作的重点。

9月底,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新区的民族风情街即将投入使用。兴义民族风情街紧邻马岭河峡谷,是一条以展现布依族、苗族风情为主的特色旅游街区。伴随着旅游产品的销售量逐年上升,不少外地人来到兴义市投资创业。目前,兴义民族风情街的门面房销售火爆,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现象。

曹静秋告诉记者,特色旅游街区的建设是兴义市提升旅游产业服务配套以及打造城市旅游休闲场所的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黔西南州旅游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化格局,旅游产业正在步入加速升温、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2010年,黔西南州接待游客586.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3亿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数3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亿元。

“我们将以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推动全州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陈鸣明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