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苏 琳

今年6月,江苏省扬州市纪委接到宝应县广洋湖镇渔民的一封来信,举报当地水产站违规收取288户捕捞证代办费12.17万元。扬州市纪委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特事特办,10天后在广洋湖镇召开维护群众利益现场会,通报查办结果并让责任单位向渔民公开道歉,现场退款。渔民们说,“纪委为老百姓办事的效率真是提速了。”

在江苏,办事效率提速的不仅是扬州市纪委,还有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如宿迁市宿城区专门成立了“立即办”办公室,对易查易结的问题立即办,不拖延。江苏省纪委常委、秘书长练如俊表示,“我们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难事当作自己要办的急事,力争做到‘三快’,即受理快、办得快,见效快。”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江苏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建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全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撤销评比达标表彰7500项,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94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认真解决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江苏坚持以解决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纠风专项治理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江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借助各种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把群众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2008年以来,启东市纪委先后化解了拖欠工资、截留涉农资金、违规收取赞助费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纠纷100多件,查处医生使用从无证药商处购买的药品、加油站以次充好向群众销售劣质柴油、8个乡镇15名村干部虚报挪用土地赔青款等民生案件47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在内控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在网络上监督”,江苏省构建了“三位一体”权力运行监控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全覆盖。通过统筹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等工作,推广应用工程建设远程异地评标和网上监察系统。

江苏通过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网”全覆盖,省辖市普遍建立统一便捷的“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平台,省、市、县全面启动政风行风热线电台、电视、网络、报纸“四位一体”运行新模式,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我们企业是纪委工作的受益者,纪委不仅帮助我们反腐倡廉,还打击了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告诉记者,作为南京市首家设立纪律监督委员会的民营企业,2010年集团党委监察部直接追回各类侵害公司利益款项(补偿款)164万余元,追回因员工违纪违规造成的损失合计177万余元。受益的还有很多企业,张家港宏宝集团纪律监督委员会协助企业有关部门,对基建、设备采购等公开招投标进行监督,节省开支365万元。

江苏先后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推进年、提高年、规范执行年和体系框架构建年活动,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2010年,他们研究制定了关于构建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预防腐败工作机制、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惩治腐败工作机制等5个工作意见和1个综合考评办法,不断完善和丰富惩防体系建设内涵,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以改革统领防治腐败各项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