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香包绣出新产业
本报记者 李琛奇
8月29日,在甘肃庆阳市民俗文化产品展上,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手工艺产品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 本报记者 李琛奇摄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甘肃省庆阳乡村的农家小院,一群妇女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在她们的巧手里,十二生肖、富贵图等香包刺绣作品栩栩如生。

根植于陇东塬上的香包最初作为一种“耍活”,由巧妇能人在农闲时间制作,是亲友邻里间为表达情意而互赠的礼品。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香包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品,香包的制作、销售成为具有可观经济收益的民俗产业。

9月1日,记者在庆阳市西峰区蹲点时了解到,目前,西峰区已形成40多个基地、1.2万人的香包刺绣大军,香包产业成为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促进城镇就业的重要渠道。

西峰区岐黄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兰芳曾是一名下岗工人,从小就喜欢香包刺绣的她,下岗后从中寻找到了商机。走进刘兰芳的公司,偌大的展厅里琳琅满目,五彩缤纷,柜台上、货架上摆满了纳底绣花鞋、绣花拖鞋、虎枕、香包、挂件等手工艺品,十几名女工在工作台上忙碌着。

“这是我的技术团队,她们负责设计、画样、定型,做出样品后,我们把样品交给各个村里的加工点负责人,然后由她们组织农村妇女做活儿。”刘兰芳说,“虽然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其中有8人是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刘兰芳统一为所有加工点提供原材料,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她说,“我这里也是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只不过我们的生产线分布在广大农村,最多的时候有两三千人给我们做活,农忙的时候也有五六百人。”

庆阳市的香包产业链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资金制约,家家都是“车间”,人人都是“工人”,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艺术工厂。

在距离庆阳市区20公里的彭原乡赵沟畎村,几乎家家都有妇女成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受益者。村里加工点的负责人王琴告诉记者,农村妇女一般要做家务,照顾老人孩子,所以不能出门打工,但空闲时间可以做做香包,做得多的每人一年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做得少的一年也能挣2000多元。

据了解,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经拥有100多家企业,500多名国家、省、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5万从业人员。仅西峰区的香包加工企业就有17户,在北京、广州、深圳、西安、兰州、济南等地设立了营销分公司,产品达到11个门类、20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为了增强精品意识,提高创作水平,西峰区制订规划,聘请民俗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在职业中专开设香包专业,刺绣能手以师带徒,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也有选择地对下岗工人、青年团员、农村妇女进行刺绣培训,从而使一大批体力劳动者变成了手工艺品生产者。

目前,庆阳市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正向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庆阳已经涌现出一批民俗艺术研究所、民俗产品研发中心,发掘整理出版了《庆阳香包民俗艺术品规范标本》、《庆阳传统刺绣纹样》等专著,创新设计了线盘、挂件、绣片等7大系列、100多种新样品,更新了设计理念,提升了文化品位,为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新的起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