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多管齐下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本报驻柏林记者 魏爱苗
图为德国农场。 郭 辑提供

德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约1%。但德国农业却非常发达,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0%左右,而且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在欧盟中是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这一方面得益于德国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德国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政策扶持、农业用地规划和农业产业链升级上的长期投入。

重视培训“农业工人”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1950年,德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能养活10个人,1996年已可养活108个人,2002年达到124个人,目前可养活140个人。与此同时,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却从1960年的24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约130万人。德国联邦农业部部长伊尔莎·艾格纳认为,这一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几十年德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而且德国农业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得益于德国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上的长期投入。

德国特别重视对“农业工人”的培训。之所以将农民称之为“农业工人”,是因为在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民,而是“经过培训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才”。德国法律规定,做普通农民的基本要求是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到有关的农业专业学校学习至少两年。而要独立开办或继承农业企业,则必须具有在自家或别人农场当普通农民的经历,并且在经过深造后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即使是一个有长时间务农经历、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农民,也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国家相关的考试后,才能获得独立经营农业企业的资格。

近年来,为适应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正在兴起的基因农业发展需要,德国政府一直推行“绿色职业培训”计划,其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涉及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和先进农机设备使用培训,还包括为满足未来农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科技培训。据统计,近10年来接受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仅2008年一年便达到42205人。这一计划为德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德国政府在农业财政补贴和农业税收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也是农业生产实现高效率的重要原因。德国通过政府调节和干预的方式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进行多方面资助和保护,每年对农民给予大量补贴。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数据,德国农民目前人均年收入在3.6万至5万欧元之间,其中50%左右来自欧盟、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财政补贴,具体包括地区平衡补贴、农业环保补贴和农业用油补贴等。此外,还有德国联邦政府发放的各种奖励,比如农业企业奖等。德国农业部透露,欧盟、德联邦和州三级政府2007年至2013年对德国农业的财政补贴总计为180亿欧元,平均每年25亿欧元。另外还有一些地方项目也可以从欧盟农业基金、德联邦和州政府申请到项目经费。这些补贴和奖励合计能够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80%以上。这使德国农民保持了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农业税收管理和使用方面,德国也走在欧盟国家的前列。据统计,德国的农业税收约占全部税收的1.7%,农业投资却占国家预算的7%。德国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享受免交营业税和机动车辆税的优惠待遇,农业企业自成立之日起10年内,每年享受1.46万欧元的法人税免税额度。为了加大对农业企业及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德国还成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德国农业养老金银行,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引进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投资提供补贴及贴息贷款。比如,对投资额在1000至1万欧元的小型项目,提供偿还期10年、利率不超过5%的优惠贷款;对50万至100万欧元的大型项目,提供利率不超过5%、偿还期20年的优惠贷款。

产业升级促进就业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德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不断下降,而农业产业链中的就业人口却不断增加。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德国的单纯农业人口每年减少1%。此外,每年还有3.5%的单纯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城市人口。为了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德国近年来开始引入来自东欧或中东的外国劳动力。2007年,引入外来务农劳动力已占到德国农业人口的2.5%左右。

为了避免农业人口过度外流至其他领域,德国联邦政府加强了对农产品产业链的升级。比如加强对饲料业、农药化肥产业以及农机制造业的产能改造,扶持食品加工业、副食品商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经过不断升级和调整,食品加工业目前在德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食品贸易额约占整个零售业销售总额的26%。全德国从事食品业的大小企业约17万家。目前,德国单纯的农业人口虽然只有130万,但在相关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中的从业人员却高达400万,占德国就业总人口的10%。如果将造纸等提炼生物质能的劳动岗位和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岗位计算在内,德国的涉农就业人口可达到490万。

科学规划农业用地

在农业用地的保护方面,德国联邦政府出于对粮食安全、气候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等因素的考虑,一直执行着非常严格的政策法规,保证了农业用地的不变性和可持续性。据德国农业部最新统计,德国农业和林业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农业占地面积为1700万公顷,林业占地面积为1100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面积自1999年至2007年8年间仅减少1.2%。同时,为了加强对农业用地的集约化使用和管理,德国联邦政府近年来开展了对包括农场、林场、渔场和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内的农业企业的兼并整合。1999年,德国每家农场的平均耕地面积为36.3公顷,而2007年每家农场的平均耕地面积已上升到45.3公顷。

此外,德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对于农业用地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二战后,为了解决饥荒问题,德国一度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工业品,由此获得了良好的收成,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土壤性质的改变,使得正常的生物链被打破,导致病虫害频发,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自上世纪后半叶起,德国开始改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尽量使二者保持平衡。其主要措施包括: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每年7%的耕地休种以改善土壤的品质,提升肥力。

在农业用地的规划方面,因地制宜、兼顾环保是德国联邦政府的基本思路。德国南部农业主产区是山区,丘陵地带多,这种地形和地貌显然不适合种植业。但山区雨水多,植被好,适合放牧,而肉、蛋、奶制品正是德国人主要的食品组成,这就决定了德国南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种植只起辅助作用。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德国的草场和绿地在农业用地中占了较大比例。根据德国农业部的统计,德国2008年农业用地中,耕地占70.5%,永久绿地占28.3%,葡萄园占0.6%,果园占0.4%,苗圃占0.1%,这其中的永久绿地包括坡地和草场。得益于发达的畜牧业,德国的奶制品、猪肉、牛肉和禽类肉供应量非常充足且种类丰富,价格低廉。比如超市中2公斤牛奶仅售1欧元、1公斤火腿肠还不到2欧元、一只清洗好的生冻鸡1.5欧元、1盒10枚装的鸡蛋1.2欧元。

此外,德国还十分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其森林总面积约为10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0%,森林生长量在欧洲属于最高水平,每年达6000万立方米,但采伐量仅4000万立方米。严格的畜牧用地规划和森林保护措施,涵养了地下水源、改善了气候环境,从而为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等第二、三产业奠定了基础。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