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像您一样成为大数学家?”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常常在不同场合被问到类似问题。对此,他总是归因于自己的人文之根。自幼博览群书、深得文学之美妙的丘成桐,时时将文学与数学相类比,并从中汲取数学研究的动力和灵感。多年来他常常翻阅《红楼梦》这样的著作,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创作同样的结构,是怎样伟大的事情。“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修能需要浸淫于书本”,丘成桐对有志于科学的年轻人提出这样的忠告。
丘成桐的话让我们重新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真正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的最高门槛。如何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过去我们从科技投入、教育体制乃至评价机制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讨,忽略了科学创新实际上是一项主观性极强、个人精神因素作用极大的活动,一个科学家不可能在从事纯粹科学研究的时候不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杨叔子院士曾说,“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缺失了人文精神,充其量只能培养出“科研工具”而非“创新人才”。
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的现状,不久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的目标,并提出要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如何能在不到10年时间内形成数量庞大的创新人才队伍?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至关重要。
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自不必说,除此之外,人文环境的营造还应包括自由探索的空间、交流与争鸣的平台,以及传承科学精神的氛围。记者在诺贝尔奖得主云集的德国马普学会采访时,对方十分推崇“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模式,该模式40多年来支持了大量年轻人开展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采访,问起该院近年来创新人才何以密集涌现,对方也特别提到特色咖啡馆、“八分饱”餐厅这样一些供科研人员交流对话的场所。可见无论中外,“探索”与“交流”都是催生创新人才的共同基因。
科学文化的传承也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有人呼吁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们应定期从紧张的科研中抽身,对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进行科普教育。采访“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时了解到,他2008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达63次,现场听他演讲的约有71880人,包括大中小学生、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等。多年来,欧阳院士坚持不懈,将他对探月事业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了全社会。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读《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记者欣喜地发现,对该问题的思考渗透在不少章节中。我们期待着更为具体、更为有力的措施尽快出台,早日带来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火花竞相迸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