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苏海南

收入问题关系亿万劳动者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收入分配进行研究,最根本的是要“情为民所系”,从老百姓的立场来研究分析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来提出对策建议。只有这样,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才能够联系实际,并为老百姓所接受。

一是要着眼于、立足于研究老百姓最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收入问题作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应该引起理论研究者的重视。

二是要客观深入真实地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分析存在的问题。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是理论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使理论赢得人心、走进群众。理论始于问题又阐明问题,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科学地回应人们提出的问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理论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正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点,切实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特别是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把这些原因讲透了,有利于老百姓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是要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策措施要具有针对性,是针对问题和原因而提出来的,且应该以广泛了解民意为基础。充分了解民意,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是集思广益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研究提出的对策措施才能够增强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才便于为老百姓所认可和接受。

四是要尽可能使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话语阐述理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这本书就非常注意这一点,使用了大量老百姓熟悉或容易听明白的话语进行阐述,而且注意控制篇幅,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来说复杂的问题,并注意做到图文并茂,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深奥的事情浅显化,这需要相当的功力。改进文风、讲“百姓话”是理论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只有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要尽力消除与老百姓话语体系的边界,使我们研究的理论能够为老百姓所认可、接受,能够入耳入脑入心,这样的理论才更有活力,才能够促进形成共识,齐心协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使之取得更好的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