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幸福文明之城
——张家港市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李佳霖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位于江苏苏南的张家港市,依托长江而生,以港命名。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生态绿地与蓝天碧水交相辉映。作为首批获得“国家生态市”和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张家港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5.6%,人均绿地面积达13.6平方米。

这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在“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的引领下,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以“爱心助学”远近闻名的“张闻明”等好人团体和文明榜样纷纷涌现。在“好人文化”的推动下,张家港的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已有注册志愿者11万多人,形成了“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品牌。

文明之风劲吹港城

骑着橙黄色的自行车,张家港市民王菊良每天往返在杨舍镇和金港大道的路上。“每天从家里到单位只要十几分钟,骑车出行不仅节约了路费,还节能环保。”王菊良高兴地说。

公共自行车服务工程是张家港市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便百姓的一项实事工程,自2010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投入3200辆自行车供市民免费使用。“日均借出量近6000辆次,市民提供身份证明就能免费办理一张‘诚信卡’,凭诚信度享受免费租车、通存通取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不仅减缓了交通压力,也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城管局副局长侯虎珍边说边展示着手中的一张“诚信卡”。

8月10日,是方小霞老师来张家港公益组织培育中心上班的日子。作为“快乐蒲公英”项目的工作成员之一,她负责带新市民的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消除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疏离感,培养他们小主人的意识。

“在张家港,有1.3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心理感受、精神世界是我们关注的目标。”

压题图片 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一角(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 琪摄

方小霞老师介绍说,张家港公益组织培育中心以萌芽期和初创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为对象,提供场地设备、组织规划、项目管理、教育培训、能力评估等一系列公益性支持服务。退休职工张惠良是爱心义工分会的秘书长,他指着墙上的牌子说,“除了爱心义工分会、快乐蒲公英工作室,还有新市民共进协会和华夏夕阳红老年俱乐部等公益组织入驻培育。”

城乡一体文明升华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张家港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家港市委书记徐美健介绍说,2010年张家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人均达到2.68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名。

暨阳湖生态园区是张家港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这是由一块高速公路集中取土形成的低洼地改建而成。多年来,张家港将城乡文明协调发展落到实处的举措之一,就是把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当成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来抓。于是,他们把市中心的梁丰生态园建成了生长15大类、1500种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森林公园;把废弃的窑洼地建成山水相依的张家港公园。张家港还在发展空间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坚持保留了50万亩耕地,建成了三大独立的水循环体系,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快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工程。

步入张家港文化中心,“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张家港精神展览”带记者走入了“张家港精神”形成、发展、升华的历程。

张家港是享誉全国的文明之城。16年前,张家港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创建特色和发展经验推向全国。十几年来,张家港始终坚持经济提速增效与文明创建育人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长效常态”的创建格局。多年来,张家港累计获得16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到“城乡一体文明是精神文明完整内涵的境界提升”,张家港的城乡一体化之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从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从全面覆盖的人文建设,到重心下移的社会建设,再到城乡一体的环境建设,如今,张家港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而张家港人总结出文明创建成果的“四个辐射”,最后的落脚点都放在了人的素质的提升上:援建帮扶,向外省市辐射;慈善救助,向困难群体辐射;结对共建,向薄弱村辐射;包容融合,向新市民辐射。

文明创建贴近群众

人富了,城美了,张家港的文明之风吹到城乡的各个角落。

“文明创建只有贴近群众、为了群众,才能赢得支持、取得实效;文明创建只有全民共建、全民共享,才能形成合力、持续推进。”徐美健说。

驱车来到张家港的东北角,记者看到了“中国幸福村——永联村”。永联村作为入选上海世博会独立参展的全国两个行政村之一,是世博会上“农民的城市化生活”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2010年8月23日至9月1日,在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馆内举办的以“中国幸福村——永联”为主题的展示周活动上,国内外游客充分领略了永联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永联村民的幸福生活。

“永联发展最大的经验就是把农民装在心里,全心全意做事情。记得1984年成立钢厂时,困难重重,一切资源都来自农民,所以永联钢厂一挣到钱,就为村里打了一口水井,为村里的百姓拉了电……”永联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董事长吴栋材抚今追昔,动情地说。

永联村实现的4个96%,把这种情意具象化:96%的村民实现了城镇化的集中居住,96%的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96%的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离土不离乡,96%的农民享受到比城里人优越的福利和社保。2010年,永联村工业销售280亿元,上缴税收11.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

漫步在永联村,优美的江南农耕文化园、现代时尚的农民集中居住的永联小镇、风光旖旎的现代农庄、文艺节目精彩纷呈的永联剧院……你会疑惑,这里是城还是乡?在永联村1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乡的界限正在消失。而张家港人内心涌动的文明大爱,也正用行动把脚下的土地变成幸福的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