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城市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汕头:朝着明确方向的行走
魏永刚
葫芦岛市园林工人正在对街路进行绿化。 黄志翔摄

汕头和汕尾是广东仅有的两个与“汕”字相连的城市。“汕”是什么意思呢?

当地人解释说,“汕”就是沙滩的意思,汕头过去的名字曾经叫“沙汕头”。韩江从福建和广东的北部发源,经过千里奔流,在南海边形成一溜长长的沙滩,汕头处在东边,是“头”,而西边的就是尾即“汕尾”了。

这个解释很有意思:南海边,莲花山脚下,一片有头有尾的沙滩,这就在人们的想象中描画出一幅闲适的美景。抵达汕头,已是夜色弥漫,拉开窗帘,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勾勒出海的轮廓,海似乎是一个湖,全然没有咆哮,更没有涛声。早晨,我急切地眺望汕头的海,海的对面是一座山。那叫礐石山,是一个风景区。霞光从东边映出一片红色,郁郁葱葱的山在霞光映衬下显出浓郁的黛色,充满神秘。沿着大海,是一条铺砌整齐的花砖路,有一个名字叫“观海长廊”。长廊的另一侧是凤凰树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哪里有沙滩呢?其实,这个叫“汕头”的地方,今天已经很少见到沙滩了。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从教科书上知道汕头这个地方。30年前,汕头和其他三个经济特区一样,都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今天,这个特区城市的中心工作中,却把“承接产业转移”列为一项重点,就是承接从深圳、珠海转移到这里来的产业。这个落差,不能不让人感慨良久。汕头为什么发展慢了呢?

想到这个问题,我不由得一次次想到那个“汕”字,就是那一片沙滩。

汕头是以商业而兴盛起来的。说起这个城市从1861年开埠的历史,在当地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街头健身的老人,都会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地处海边,船运发展,从打鱼卖鱼发展起来的商业,使这个城市具有天然的优势。100多年的海外商业发展,又让这里的许多人成为侨民,侨胞成为汕头商业发展的人脉资源,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历史条件,1981年岁末,刚刚开放的中国,把这里的1.6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了经济特区。

在特区建立之初,这里与海外的交往很快“热”起来。把城市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简单的对外贸易上,就好像在沙滩上盖房子,总有些不够牢固。经过了一时繁荣的汕头经济,后来发展的方向有些迷失。而这段时间,正是深圳、珠海和厦门凭借特区优势快步发展的时候。

在观海长廊里和晨练的人们聊天,遇到了两位老人,他们都对工业表达出一种特殊的感情。第一位老人说,汕头要发展,必须有工业,没有工业,这个地区就没有竞争力,就富不起来。另一位老人说,汕头发展最好的时候是上个世纪50年代,好的标志之一就是政府努力发展工业。这位老人还从“反面”告诉我,这些年汕头发展慢,也是因为工业发展滞后了。

有了工业才有根基,这在汕头的民间和政府官员中都有“共识”。可以看到,在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展工业。我们去参观一个电厂,通过配套海水淡化工程进行火力发电,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我们还参观了潮阳区的一个镇,靠生产磁带和光盘这里形成了一个大产业。汕头在工业发展的路子上,努力前行着。

听着当地人的介绍,想着汕头人对工业的钟情,想着汕头这些年走过来的路,突然之间,我想,沙滩似乎是理解汕头这些年发展路径的一个视角。汕头就像行走在沙滩上一样,商贸的发展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灿烂,但毕竟是流动而根基不牢。于是,汕头在过去的发展有些摇晃,走得不够稳健。今天,经过了30年的曲折,汕头开始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行走起来。也许,这条依托环境、发展工业,依靠商贸促进工业发展的路径能给汕头的未来带来不一样的亮色。

我们感受着汕头的美丽,更希望汕头的发展不再飘忽在沙滩上。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