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我们有着许多的记忆,长江奔流,黄河之水,养育了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水患成灾的记忆。人类离不开水,不能缺水,也不能承受洪水之重。所以,在多与少、利与弊之间,我们努力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怎样在水的多与少之间找到平衡点呢?南昌的做法给了我们启示。
近10多年来,南昌市实施了富大有堤、赣东大堤、南隔堤、沿江大堤除险加固,总长70公里的城市防洪包围圈基本形成,防洪标准由20年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自1995年至今,实现了连续15年不倒堤、不垮坝,确保了防洪安全。
让城市远离水患,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回顾和总结南昌市与洪水博弈的过程,顺应自然,科学规划,找到了变水患为水利的结合点。在管水与治水方面显示了南昌独到的智慧与能力。
防洪与排涝结合。既能防洪,又能排涝,实现了双向调节,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变水患水害为水利,用的是科学,用的是巧劲儿。在水患中成长,在水患中解决问题。水务局的同志告诉记者说,面临的困难越多,想出的办法也就越多。
静态与动态结合。把静态水变成动态水,让条条河流脉脉相通成为充满城市生机的活水。这是南昌市水利建设和发展的一个亮点。水务局的同志介绍说,一个城市不仅需要水,而且还要让静态的水流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显示一个城市的生机。几年来,按照活化、连通、通航的要求,南昌市高标准编制城市河湖水系规划,打造城区“一湖一景”,修建城南护城河、整治赣抚平原五干渠、玉带河,引活水进城,让条条河流在整个城市里流动起来,让每个市民都能感觉到水带来的惬意,更有城市的生机盎然。
水利与生态结合。南昌市在做好城市防洪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抓好水利绿化工程建设。水务局的同志说,每建设一处水利工程,就留下一个新景观。南昌市要求,每一处城市水利建设,都要带着综合效益。几年来,不断在城区堤防绿化带、沟渠岸边和滩涂植树种草,绿化面积达百万平方米,水利也促进了花园城市建设。
如今,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成绩十分突出。但是,他们并不为此而满足,而是乘势而上,抓住大机遇,引领大跨越。在做好城市防洪,让城市远离水患的基础上,还要加快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为南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防洪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