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气象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旅游产业发展撑起“晴雨伞”
本报记者 赖 薇 实习生 杨文静

上图 日前,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宜昌长江三峡龙舟拉力赛活动在湖北省秭归县举办。湖北省秭归县气象局为这次“两节一赛”和一年一度的高考提前启动了“气象服务直通车”。

下图 世园会上,陕西省气象局防雷中心为游客送上一份清凉礼品——防雷科普知识小扇子。

(资料图片)

“成都没下雨吧?你们好好玩儿,有天气问题随时咨询。”当记者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采访段丽研究员时,她正在接朋友的道谢电话。几周前,她的朋友打算去成都、重庆旅游,特别向她咨询天气。她告诉他们,当时那一带的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会下大雨,建议他们推迟两周。朋友因此将旅行延期,昨天启程,正好躲过了大雨天,玩得非常开心。

“人们越来越喜欢外出旅游,气象服务对于提高人们的旅游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气象人的责任和使命。”段丽说。

快乐出行的

贴心“秘书”

打开电脑,键入www.weather.com.cn,点开中国天气网旅游频道,一幅幅精美的全国旅游地图让人眼前一亮,蓝色的夏日海滨游地图、绿色的清凉避暑游地图、粉色的全国百花图……想去哪里玩,只需点击某地,就能获知一周的天气状况、景区资讯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2009年,中国天气网旅游频道开通,组织起专门的研发团队,整合全国气象资源,根据天气状况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及旅行者关于温度、阳光等的普遍感受,开发出了感冒气象指数、紫外线气象指数、化妆气象指数、钓鱼气象指数等各类气象指数,为游客出行提供了重要参考。截至目前,中国天气网提供的气象指数已达28种。

为了满足公众的旅游气象需求,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工作不断朝着精细化方向努力,不仅提供的气象信息越来越全面细致,服务途径和手段也日益广泛。从电视预报,到电子邮件、微博,气象服务正成为我们旅行中不可或缺的“秘书”。今年6月,“四川气象”官方微博正式开通,除天气预报等资讯外,还会发布第一手预警信号。四川省专业气象台工作人员说,“现在到了雨季,暴雨、大风、冰雹、雷电天气会增多,第一时间发布,大家就可以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如今,四川气象局的微博粉丝已达27576人。

在各个景区,气象工作者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游客玩得安全,玩得尽兴。6月9日11时,黄山景区普降暴雨,期间伴有大风及雷电,天气十分恶劣。黄山旅游气象台根据天气形势发展趋势,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及时将雷电临近信息电话通知了黄山的3条客运索道,采取停运措施。预警信号发布后不久,整个黄山景区自北向南出现了强烈的雷电活动,但各索道安然无恙。可是,由于索道停运,山上山下滞留了大量游客。“为了疏导游客,我们根据雷电预警系统中电场、雷达回波的强弱变化情况,指导那些对雷电干扰抵御能力较强的索道在无雷电活动时段进行间断运行。当天暴雨雷电持续时间长,我们的服务一直持续到21时30分。当全部游客安全到达目的地,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黄山旅游气象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气象人细致的服务态度和对天气变化的精准掌握给游客和索道的机务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赞为“称职的报天人”。

在海南,每天当地气象部门通过声讯12121和“个人气象管家”9699121提供主要旅游景点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天气预报和相关旅游生活资讯服务;开展了海南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天气预报短信定制和点播服务业务;建立了海南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可查询全国160多个主要城市和景点的天气预报和机场天气预报等信息。

公众的气象需求引领着旅游气象服务向“精细化”迈进。“游客出行越来越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也将越做越细。”段丽说。

旅游产品开发的

气象“顾问”

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殊不知,这个日子的选定和气象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征集草案时,两个与“游圣”徐霞客有关的日子——3月29日(徐霞客首次出游日)和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旗鼓相当,人气都很旺。旅游日究竟选在哪一天?气象工作者经过严谨的气候论证得出:5月19日更适宜出游。他们的建议被最终采纳。

选择一个适合旅游的“中国旅游日”,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其实,对旅游产业发展来说,气象工作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

神农架最高峰海拔3000余米,有“华中屋脊”之称。然而因气候寒冷,一到冬季,旅游景点常常门可罗雀。能不能利用冰雪资源,开设滑雪场?气象部门组织人员跋山涉水,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开展实地气象观测,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他们得出“神农架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开阔区域具备建滑雪场所需气象条件,牛场坪是最佳选址”的结论。2005年,黄河以南第一个大型高山滑雪场——神农架牛场坪滑雪场正式投入营运,丰富的高山冰雪资源自此转化为旅游气候资源,彻底改变了冬季闲置的局面。

开发利用旅游气象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是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2010年,神农架成为继海南旅游岛、黄山风景名胜区之后的全国第三个旅游气象服务试点区。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神农架的高山杜鹃,气象工作者对分布在不同海拔的高山杜鹃的开花时间、花期、最佳观赏期进行了细致调研。今年4月下旬,杜鹃花开之际,他们通过电视、网络、旅游服务专报等形式,广泛发布“神农架杜鹃花观赏旅游气象服务”信息,使游客们充分领略了杜鹃花开的神奇魅力。

今年4月,在西安举办的世园会上,气象工作者更是成为植物们最贴心的“园艺师”。西安世园会筹备办副主任王公理告诉记者,这里的600多种奇花异草是气象服务的特殊“主角”。为此,气象部门首次开发了世园会观赏植物气象服务系统,为世园会观赏植物的生长与气象调控及园艺活动提供全天候跟踪服务。这一系统收集整理了217类植物花卉的花期温度上限等23种气象指标,以及属科、植物类型、地理分布、原产地气候等栽培种植信息和花期、果期及生长期等发育期资料,建立了分植物类型的气象调控措施库;实现了世园主栽花卉植物的信息检索查询,园区植物生长气象实况监控及花卉生长气象适宜性预报、园区植物花卉生长气象要素调控预报等功能。

段丽告诉记者,气象条件影响着旅游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进而影响到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表明,对旅游产品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主要有强降雨、降雪、大风、雷暴、道路结冰等。深入研究这些气象因素对旅游客流的影响,对开发旅游产品意义重大。“我们开发旅游产品,必须顺应天气变化的规律,趋利避害。”段丽说。

旅游产业发展的

“助推器”

如今,距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气象局签署《关于联合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合作框架协议》已整整一年。在协议推动下,双方逐步建立并完善联合观测、信息共享、合作研发和沟通交流机制,旅游气象服务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做好季节性、重要节假日等专题性服务是旅游气象的发展趋势。现在,每到旅游黄金周、节日、旅游旺季,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气象局都在中国天气网上联合推出旅游天气保障专题。除了旅游天气预报,气象局还将道路交通与天气状况结合起来,为旅行者实时通报道路通行状态。

“红色道路线条”显示天气状况严峻,高速公路受大雾、暴雨、大雪等天气的严重影响,处于阻塞或关闭状态。“黄色线条”表示道路受到天气影响,但尚可通行。“绿色线条”则代表天气晴好,道路畅通。不仅公路如此,气象部门对于机场、铁路的交通和天气状况也采用了醒目生动的提示方式。

为方便人们在各个季节选择最佳出游路线,气象部门还推出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整合专题。如中国天气网上的“赏花地图”就根据不同的季节,为游人提供观赏花种、最佳观赏时间、观赏地、天气状况等实时信息。旅行者据此制定行程,十分便捷。

气象部门根据景区的特殊旅游资源,在特色气象服务上下功夫,以满足公众的特殊需要。景观预报就是其中一项有益的探索。“比如在山区,气象部门会预报雪景、雾凇、云海、日出日落等景观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地点,以便游客规划行程。”段丽介绍说,“这些景观的出现不仅与当天的天气情况相关,还和当地的气候背景、地形密不可分,我们需要从温度、湿度、季节等各方面研究它的规律。我国这方面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历史资料很欠缺,而且景观出现的地点与观测台的观测范围还不尽符合,因此研究面临许多困难,任务比较繁重。虽然目前景观预报还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我们气象人正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断提高准确度。”

为深入评估我国气象部门在旅游行业气象服务中的效益水平,2010年,国家气象局开展了专项调查,调研了13个省(区、市),走访了近100家旅游行业典型企业和单位。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旅游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0.59%,气象服务效益值约为74.34亿元。气象服务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同时,调查也发现,各地旅游气象服务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地区相对滞后,我国旅游气象服务仍存在着产品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发布渠道与用户需要不对称等问题。为此,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气象部门与旅游企业、单位的合作沟通,准确及时深入地了解旅游行业气象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丰富服务的内容、形式和发布方式,全面提高旅游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不同层次旅游市场气象服务的需要。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