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屋脊上的人间奇迹
——西藏六十年发展进步纪实

对于历经沧桑的雪域高原来说,60年前的5月23日,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60年后的今天,西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而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西藏人民在世界屋脊上却创造了跨越千年的人间奇迹,实现了一代代藏族人心中的梦想……

黎明新生——和平解放、民主改革,雪域高原摆脱封建农奴制的桎梏,百万农奴真正成为自己家园的主人

60年前的西藏,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呻吟。居住在世界最高处95%的西藏劳动群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当时,占西藏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寺院上层僧侣,占有了几乎全部生产资料,广大农奴被当成“会说话的牲畜”,一无所有,毫无人身自由。农奴主以各种酷刑,如鞭打、挖眼、剁脚、断手等维护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挣扎在极其残酷和贫困的人间地狱。

“高悬的云朵啊,怎奈如此的乌黑;太阳终有一日,定将绽放光芒。”这首旧西藏广为流传的民谣,是无数农奴渴盼打碎身心枷锁的呼唤;解放西藏——这是西藏人民的呐喊和期盼!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十七条协议”像一道闪电划亮夜空,西藏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今后,在这一团结基础之上,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各方面,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协议签订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做出这样的历史性预言。

西藏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和平解放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动摇了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基础,为民主改革播下了火种;创造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条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推动西藏逐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小康……

“黑夜被黎明驱逐出大地之前,总是会拖下长长影子。”1959年,西藏上层的反动势力背信弃义,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叛乱。

与此同时,在西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

“贵族的太阳落下去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村翻身农奴的后代们,这样形容改变了他们命运的那场变革。

这个太阳,如此温暖,如此灿烂。这一年,克松村99户农奴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牛羊和住房,揭开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序幕,历史性地成为第一批以自身行动埋葬黑暗封建农奴制的人。

“分到土地后大家高兴啊!30多个农奴端起了青稞酒,在自家地里喝酒、唱歌、跳舞。”曾在江孜县帕拉庄园做农奴的米玛顿珠依然清晰记得,翻身农奴醉倒在自家农田里的那个下午。第二天,米玛顿珠一家老少就跑到自家21亩田地上,开始辛勤的耕作。秋天到了,和高原上千万个家庭一样,米玛顿珠一家第一次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人民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上享有平等权利。

当年,西藏约92%的地方建立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乡人民政权。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藏族等少数民族代表占到80%以上。

西藏各族儿女终于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80多岁的次仁拉姆出生在山南地区的一个农奴家庭,6岁时就给农奴主干活,经常遭受主人的毒打。民主改革后,次仁拉姆带领昔日村里最贫困的11户农奴成立了“穷棒子互助组”。一年下来,不仅粮食自给,还有了余粮。

压题照片 7月14日,电力技术人员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联网工程高海拔电气试验场进行试验。

祁正吉摄(新华社发)

此后,次仁拉姆当过乡党支部书记、担任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为翻身农奴的突出代表。“过去,我不过是一个苦命的农奴,在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国家的干部,参与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管理,参与自治区重大事项的审议。我深深体会到西藏新旧社会两重天!”次仁拉姆说。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279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力保障着人民的各项权益。目前,西藏自治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比重超过70%,其中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中,超过81%。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

“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让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获得了生存权、发展权。”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大学旅游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图登克珠说。

从那时起,世界屋脊上,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在崛起!

历史跨越——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西藏各族儿女团结奋斗,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之路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着大量的种子、农具、织物等,从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

半个世纪前,人们从内地用驼队向西藏运输物资。每前进1公里都会有骆驼倒在路上。

2011年7月7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成就展讲解员、26岁的藏族姑娘玉珍带着甜美的微笑告诉参观者们:“5年前,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现在,我坐火车40多个小时就能从北京回到拉萨。”

世界屋脊,历来行路艰难。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一书形容西藏的交通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

60年前,新生的西藏揭开现代化建设的序幕,走向美好未来的第一步,正是从修路开始。

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1954年12月25日,“一撇一捺”犹如“人”字形的川(康)藏、青藏两条公路在拉萨河边交汇。在付出3000多名英烈的生命和占新中国四分之一骆驼和大批牦牛、数万吨各类物资等巨大代价后,终于为西藏筑就了通向外界的“天路”。

这是一条通往文明的进步之路——

公路通了,有了大量进藏物资的物质基础,有了援藏人员的技术支持,高原上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1955年,拉萨夺底水电站建成投产,拉萨市第一次有了电灯照明;1956年,拉萨汽车修配厂动工兴建,完工后成为西藏第一个现代化工厂;第一个邮电所,第一所现代学校,第一所现代医院……无数个“第一”记录着西藏不断前进的脚步。

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前后,西藏的工业和农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1965年,西藏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8亿元,比1959年增长82.7%;粮食总产量达到2.9亿公斤,比1958年增长88.7%。

从无到有,从慢到快,新西藏快速发展,人们形容这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

60年前,西藏没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工业,连一根铁钉、一包火柴都无法生产。60年来,西藏人民在把世界上最后一个封建农奴制社会送进历史博物馆的同时,也在世界屋脊上创造出让世人惊叹的伟大壮举:

目前,西藏拥有中国最大的地热站,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最大的铬铁矿生产基地,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工业、农业、流通体系。

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希望之路——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西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期。

一次又一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一批又一批援藏工程的开工,在雪域高原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建设高潮——

“特殊”“优惠”“灵活”一直是中央对西藏政策的关键词:从中央第一次座谈会决定免征农牧税,到第二次座谈会提出农牧区“两个为主”“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第三次座谈会出台财税、金融、投融资、外贸等方方面面政策,再到第四次座谈会决定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在原定10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第五次座谈会明确对口支援各省市每年拿出地方可支配收入的千分之一来支持西藏……特殊优惠政策推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

从43项、62项、117项工程,到“十一五”188个项目,再到日前出台的“十二五”226个项目……一批批援建项目,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扩大,领域在扩展,为西藏发展注入了一股股强劲的活力。

人们不难发现,西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十分独特——

她的发展起点如此之低,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乃至其他民族地区;

她的发展动力却如此之强,中央多次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西藏发展大计,全国各地人财物倾力支援;

她的发展步伐又是如此之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明感叹,“在我们共和国的土地上,就一个省份的范围来说,西藏社会变革程度之深,社会进步跨度之大,堪称为最。”

短短60年,西藏从极其封闭、落后的社会形态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民族地区如何发展,没有先例可循。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历届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创造性地带领高原各族儿女艰苦创业,把中央支持西藏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就是充分考虑西藏特殊情况,始终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正在收获丰硕的成果:

——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改变。公路、航空、铁路运输协调发展,公路通车里程达5.82万公里。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和22条国际国内航线的开通,西藏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人与物的交流更加紧密、快捷。

青藏铁路开通已有5年,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4100多万人次,运送货物1.8亿吨,“进藏难”彻底成为历史,深刻改变着高原上每个人的生活。

——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矿产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农业牧业迅速崛起,成为支柱产业。最近5年来,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2125万人次,年均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2亿元,年均增长29.8%。

“十一五”期间,西藏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5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跨上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三大台阶,由2005年的248.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7.46亿元。

——碧水蓝天得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退牧还草、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工程……目前,西藏依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藏家儿女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昌都地区昌都镇通夏村,在民主改革前曾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夏村在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同时,组织施工队进城务工,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保持在1万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已有近20个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的行政村。越来越多的藏族企业家的诞生,越来越多的藏族高端人才的涌现,折射出西藏社会历史性的进步。

藏语言学家说,过去的藏语词汇只有“主”和“奴”而没有“人民”。“民主”一词也是在1959年以后才诞生的。藏语词汇在60年里添了很多新成员。“科学”“律师”“股票”“市场经济”等众多的新词汇,折射着西藏发展的勃勃生机……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艾哈麦德在北京参观了西藏60年发展成就展后感慨说:“我感觉西藏每一天都在发展变化!”

共享幸福——民生工程温暖人心,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西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托起美好未来的梦想,迈向希望的明天

社会的解放和进步,归根到底是释放人的自由、人的潜力、人的创造。

多吉,一个农奴的儿子。靠政府的资助,走出父辈们从未走出的深山,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而后又远赴意大利和美国深造。如今,他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藏族院士,国内外知名的地热专家,取得了中国同行钦佩不已的成果。他的8个子女,有4个取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多吉说:“这是做农奴的父亲当年做梦也无法想象的。”

制度改变命运,知识点亮人生。

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农奴根本不能上学。现在西藏小学入学率达到99.2%,初中入学率达到98.2%,青壮年文盲率降至1.2%。

60年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1985年开始,在农牧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政策。今年,“三包”政策将扩大到学前和高中教育。“三包”免费教育体系将全面建立。

一个社会是先进还是落后,应看其是否为大多数人造福。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央的支持下,自治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各族群众充分享受着温暖的“民生阳光”。一连串数字展示着和平解放60年的今昔对比:

——过去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拉萨城郊居住着大量贫民和乞丐。而今,140多万农牧民住上了新房。2006年起,西藏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惠及全区27万多户住房条件较差的家庭。

——过去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医疗卫生机构,只有3所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医人员不足百人,加上农牧区的近300名民间藏医,全区平均每千人不到0.4名医务人员。2010年末,西藏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52个,卫生技术人员9983人,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了2.5张和3.05人。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

——近60年是几个世纪以来西藏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和平解放时的35.5岁增加到67岁。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西藏人口由和平解放前100万增加到现在的300.2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71.64万人,占90.48%。

——自治区还推出了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西藏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将农牧民从繁重的背水劳动中解脱了出来;薪柴替代工程的实施,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走进农家,结束了藏族群众世世代代烟熏火燎的历史。

赤列曲扎,西藏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虽然已经退休,但谈起西藏博物馆,赤列曲扎依然充满自豪:“拉萨人都夸它,说它像布达拉宫金顶。”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的西藏博物馆,屋顶金光灿烂,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鲜明,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

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国家对西藏文物维修的总投入已达到近13亿元,确保了文物的“延年益寿”。

不仅有形的文物建筑得到保护,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有效传承。

戴上鸟羽毛装饰的帽子,穿上红黄相间的绸布表演服,化上一点淡妆,19岁的藏族小伙罗吉登上了格萨尔说唱的舞台。面对台下上百名观众,罗吉很快进入了他自己的说唱世界。他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泪流满面,时而低首含笑……用青春的声音吟唱着这传诵千年的史诗。

这是罗吉在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之家”的一次演出。《格萨尔》史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仅2010年,“格萨尔之家”就在牧区发现了65个说唱艺人,开始收集他们说唱的故事和录制唱腔。

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专项保护西藏非遗代表作。同时,藏语文的学习、使用、保护和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西藏,宗教信仰充分自由,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雪山霞光万丈,雄鹰展翅翱翔。

如今的西藏,人们依然与蓝天、白云、雪山做伴,安享平静的生活;如今的西藏,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市场繁荣,西藏各族人民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2011年3月31日,一封平信从拉萨城关区寄往遥远的首都北京……6天后,这封信摆在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编辑的案头。

这是一位参加藏语频率《我身边的故事》征文活动的听众来信。写信的朗杰老人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经历过旧社会的人,西藏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我为西藏和平解放的60年,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感到骄傲和激动……

60年,弹指一挥间。西藏创造了跨越千年的人间奇迹:社会制度实现由封建农奴制迈入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由封闭落后走向现代化,人民生活从贫穷步入小康。

而未来,在雄奇、辽阔的雪域高原上,西藏各族人民将继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新的辉煌。生活在西藏这片广袤神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生活将越过越好,像格桑花一样绚烂美丽!

文/新华社记者 杨维汉 秦交锋 胡 星

(新华社拉萨7月17日电)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