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现代农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看农业综合开发
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报记者 刘 佳

阅读提示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项措施。

1988年,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大宗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产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国务院决定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后改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全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改造中低产田,适当开垦宜农荒地,改造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通过20多年的努力,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黑龙江、安徽三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河南省:

建设高标准粮食核心产区

河南省坚持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大规模集中连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探索完善符合河南生产实际的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模式。

地处舞阳县北部平原洼地的1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曾经是“夏天水汪汪、秋季不打粮”的泥河洼滞洪区。通过连续3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田、林、路、渠得到综合治理,过去的“旱天无井浇,涝天有积水”得到根本治理,昔日的滞洪区如今已变成配套完善、土沃粮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舞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是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粮食核心产区的一个缩影。

河南省是1988年国家首批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省份之一,现有121个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2005年,河南省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方式,以县为单位,按照粮食产量在10亿斤以上、商品粮在6亿斤以上、耕地在130万亩以上、中低产田在100万亩以上的标准,在国家批准立项的121个农业综合开发县中选出许昌、滑县等24个重点县,集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70%的资金,大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2008年,重点县数量扩大到27个。200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要完成改造中低产田5000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7亿斤。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河南省科学规划,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选择在中低产田面积大、集中连片、可供多年连续开发的区域,坚持远离城市郊区、远离工业集聚区、远离高速公路、村镇建设和远景规划用地的“三个远离”原则,确保建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能够长久发挥效益。在项目前期规划时,县级组织水利、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拟开发项目区进行踏勘,市级组织相关专家实地指导,省级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专家,对项目区规划逐一评估论证,确保项目区选择的准确性、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

同时,河南省加大投入,合力开发,切实建立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农业综合开发统一规划、各部门集中投入、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有关涉农资金在规划设计、项目前期准备环节就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统筹安排,有效衔接,集中用于河南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实现了整合使用、效益倍增的效果。2005年至2010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整合水利、农业、交通、电力等部门涉农资金8.3亿元,占同期项目建设总投资的13.6%。

河南省还改变以往科技推广项目分散安排的做法,决定用省级集中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资金,组织省农大、农科院、省农业厅的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围绕项目区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择优选择20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建设2000亩小麦、玉米亩产1400公斤超高产攻关田,2万亩亩产1300公斤高产示范片,20万亩亩产1200公斤高产示范方,辐射带动1000万亩亩产达到1000公斤,实现新增粮食产量10亿斤。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5年至2010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68.7亿元,实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084.5万亩,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3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08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776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71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3.5亿斤。

为了进一步拉长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至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向27个重点县倾斜,共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项目74个,安排项目区农村富余劳动力18.1万人,带动96.5万农户增收17.7亿元,户均增收1800多元,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集中资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农业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有了更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了更加完备的物质装备、科技支撑、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目前项目区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

河南省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柱、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黑龙江省:

以大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机械严重不足、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等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以实施大项目为载体,以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投入为保证,破瓶颈、解难题,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近5年,黑龙江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0亿元,自筹资金30.4亿元,银行贷款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66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9.2万亩。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装备水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出现可喜局面。2010年全省粮食首次登上1000亿斤台阶,农业综合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和先进技术大面积应用,黑龙江省在农业综合开发中,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黑龙江省把农民自愿合作、规模经营土地作为大项目立项条件,通过提高项目区农业装备水平,推动项目区实现规模化经营。2008年以来规划并建设了“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示范区、宝清30万亩高标准水田、龙江20万亩蓄水灌溉等一批重点示范区,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普遍采取规模化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种植方案、统一优良品种、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标准化作业、统一收割、统一农产品销售的“六统一”生产模式,提高了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项目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比立项前和非项目区均高出15%以上。

同时,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扶持农机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5.5亿元,扶持农机合作社及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52个。

在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黑龙江省利用农发项目10%的财政资金通过按比例补贴的方式,调动农机合作社或农机大户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大型农机保有量不断增加,提高了土地保墒增温和耐旱排涝能力。5年间农业综合开发共扶持购置各类农机具11402台套。

除每个土地治理项目都有购置农业机械的建设内容外,黑龙江省还专门扶持各类农机合作社178个。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670万元,扶持安达市丰桥农机合作社购置农业机械126台套,合作社年经营面积8300亩,代耕面积25000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500吨,入股农民人均收入11400元。2008年扶持依安县农机合作社投资2700万元,配置国外进口大型机械21台套、国内大中型机械48台套、建设场库棚2万平方米,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00万斤,粮食单产比非项目区提高20%以上。

灌溉能力不强、除涝设施不配套,也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以立项形式,加大项目区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项目区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31.28亿元,共打机电井8766眼、开挖疏浚沟渠14907公里、建设干支斗衬砌渠道1910公里、修建小型水库及塘坝32座。水利设施的加强提高了项目区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

在不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项目中,黑龙江省加大科技措施投入,“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中用于科技措施的资金达到2.77亿元;5年间共引进或繁育新品种167个、示范推广种植和养殖新技术262项,推广应用新设备和新材料87项,推进了项目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比非项目区高出20%以上。

安徽省:

围绕“龙头”整合资源促增收

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为安徽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农业产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农业综合开发也存在资金总量偏少、建设地点分散、项目各自为战、效益发挥有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安徽省着力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杠杆作用、示范作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个目标,整合相关资源,在整体推进上求效益,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安徽省根据农村的实际状况及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小、散、单、低”现状,提出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力图通过点上突破,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截止到目前,全省已发展2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在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过程中,安徽省不断整合资金,加大投入,24个示范区共安排土地治理项目资金9.3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93.5万亩;安排产业化资金3.28亿元,吸引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已吸引企业投资达72亿元。如今,这些初步具备“基础设施标准化、经营形式规模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生产过程科技化、增效增收产业化、农民新村城镇化、目标效益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已成为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安徽省还尝试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一条龙”模式探索,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扶龙头与建基地有机结合,通过助龙头、扶协会、建基地、带农户,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综合开发“一条龙”新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结新机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9年安排土地治理项目资金9000万元,产业化经营补贴项目资金2100万元,开展了27个农业综合开发“一条龙”新模式试点,实现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同步投入。

几年来,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了一大批与企业紧密关联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产业化项目扶持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益。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2010年,安徽省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创建活动,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新型服务体系构建等,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打造出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辐射带动明显的“吨粮县”、“吨粮市”。首批选择界首、太和等6个试点县市,实行农业综合开发与现代农业、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联合投入、共同建设,采取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方式,万亩一方,连片推进,集中建设一批小麦、玉米单产千斤的高标准农田,推进安徽省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2010年,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安排1.02亿元,积极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多部门联动开发、各单位协调建设的合作新形式,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上图:黑龙江省肇东市以抓吨粮田的力度抓中低产田改造,力争把中低产田建设成旱涝保收田和增产增收田。图为肇东市五里明镇改造中低产田过程中建设的大型喷灌设施。 (资料照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