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每周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信贷稳步回归正常水平
王信川

近日央行启动本年度第三次加息,向市场释放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信号。随着央行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货币信贷稳步回归正常水平,货币政策调控的成效初步显现。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两项具体任务:一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6%。从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看,央行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工具,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进一步加强了流动性管理。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5%,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18%,共锁定了银行体系超额流动性约2万亿元。随着资金面的紧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资金,部分缓解了资金紧张。统计数据显示,在公开市场上,6月份央行净投放资金4160亿元,为连续第3个月资金净投放。而今年上半年,除3月份为净回笼外,其余5个月公开市场均维持了单月资金净投放的格局,上半年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资金14420亿元。同时,中国银监会也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信贷监控,如进一步改进资本协议、杠杆率、拨备计提等监管政策和工具,提高金融机构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建立与经济周期调节相适应的杠杆率要求,开展前瞻性拨备管理,推进会计制度、评级机构、衍生品交易和清算体系等的改革,重启存贷比日度监控机制等,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保持在合理适度水平。

其次,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今年以来,央行已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75个百分点,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通过三次加息,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加强了通胀预期管理;另一方面,还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挤出资金占用多、回报率低的项目,从而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三农”、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央行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再次,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央行今年推出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建立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央行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货币信贷保持合理适度增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除3月份之外,其他4个月的新增信贷都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在监管部门采取控制贷款额度、进行窗口指导、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严格贷存比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管理等措施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得到适度调控,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央行日前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回顾了今年上半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成效。会议认为,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对此,央行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因此,今年下半年货币信贷将继续呈总体平稳、增长可控的总体态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