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海: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本报记者 欧阳梦云 李茹萍 谢 飞
由于受不同天气和地形的影响,珠海市风向具有随季风变化的基本特征。春季,多东南风和东南偏东风;夏季,南风和西南风居多;秋季,以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为主;冬季,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常年盛行东南风和东北风,各岛屿是全市开发利用风能最好的地方。 张 宏摄
图为中航通用飞机总装车间。 赵 梓摄

□珠海,一座以绿色生态为名片的城市

□珠海,一座以和谐幸福为目标的城市

□珠海,一座以敢试敢闯为精神的城市

高楼与草地错落有致,山与海相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珠海的城市名片。

1980年8月26日,珠海成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当时仅有“一间百货,一个红绿灯和一条马路”的珠海,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02.6亿元,人均GDP由720元增长到8.0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加237倍。

敢试敢闯 敢为天下先

“珠海改革开放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珠海市市长钟世坚说。1980年1月,大学毕业的钟志坚来到珠海工作,作为一名特区建设者,他亲身感受了珠海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见证了特区创办、建设、发展的全部历程。

记者来到珠海市景山路小游园,绿树成荫,椰树林立。1978年,就在这个地方,香港商人曹光彪先生签订了第一个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的项目。同年11月,香洲毛纺厂正式投产。以此为开端,新的投资热潮席卷特区。

进入新世纪,“三来一补”企业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侧重自主创新研发、高附加值、具有强大产业聚集效应的项目。

目前,珠海以大项目为龙头,形成了以“上天入海”为特色的产业发展优势。“上天”的航空产业园已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入海”的高栏港经济区正在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的石油化工和清洁能源基地、区域性的港口物流中心。此外,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产业正在崛起。

“在敢闯敢试的过程中每往前走一步,都是一次深刻的革命。”珠海市委政研室主任赵力说。

1980年,石景山旅游中心开业。“当时和澳门商人吴福谈判是在沙滩上谈的”,而最重要的突破是酒店运用国外先进酒店管理模式,比如公开招工、经理责任制等。而今,石景山旅游中心不再是“一枝独秀”,但依然魅力不减。

1988年,珠海借鉴香港土地使用规划的经验,率先全面实施土地管理“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体制改革。“五个统一”的实施使珠海的土地管理逐步走向了依法严格管理的轨道。

2004年,珠海又在全国首开先河,成立了有形要素市场管理办公室,加强了对市场活动的监管。目前珠海的可用地面积在全省可用地面积中占较大比重,是广东省土地储备总量最大的城市,这对珠海今后的发展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突破观念 创新机制聚人才

1992年3月9日,珠海百万重奖科技人员的消息轰动了全国乃至海外。“当时还没有人敢用物质给知识分子开出一个‘身价’。珠海的科技重奖意义远超出了物质奖励本身,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委员会副书记吴爱存说,珠海提供了一个让知识分子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为特区建设添砖加瓦。

7年后,珠海又在全国率先实施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地方性法规,依法保护技术要素参与市场分配。此举推动了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珠海联邦制药公司引进国际领先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技术,开发重组人胰岛素,而今,重组人胰岛素及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产品顺利通过审批并成功上市。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世界上首款环型动力电池,在安全性、一致性、长寿命、快充快放、产业化5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珠海先后被科技部等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过去珠海没有自己的大学。1999年,珠海摒弃了自办大学的传统观念,创办大学园区,吸引国内一流高校到珠海兴办校区或产学研基地。目前,珠海大学园区已拥有10多所大学,在校大学生11.5万人。这些大学雄厚的知识与人才资源,给珠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目前,珠海市拥有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以及79家广东省级珠海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集成电路设计等9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保护生态 走绿色发展道路

漫步在情侣路,海风习习,海鸟嬉戏,展示出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蓝天碧海、绿色家园是珠海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珠海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发挥环境优势,着力提升宜居城市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这是一条绿色之路、环保之路、生态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珠海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为此,珠海实施了环境保护“八个不准”,城市建设“八个统一”和土地管理“五个统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产业结构选择方面,珠海注重发展用地少用工少、有研发有品牌、高技术高效益的“两少两有两高”新型产业项目,实施“新建工业项目百分之百进入园区、污水垃圾百分之百达标处理、裸露山体百分之百恢复绿化、节能减排百分之百实现目标”的“四个百分之百”行动计划。近年来,先后否决了近百个污染项目。由此,珠海连续十年获评广东省环保考核优秀,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环保方面的先进理念和良好的政策制度保障,为珠海构筑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更为珠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山与海是珠海的优势,珠海的城市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空间构图,使青山绿水成为城市建筑群体的自然映衬,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绿色家园的舒适氛围。目前,珠海优良空气率100%,市区绿化率达到44.9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19平方米,绿色GDP居广东省第一,珠海被誉为“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获联合国颁发的“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市市长钟世坚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这是创造科学发展珠海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珠海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的精髓。”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