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辉煌的成就 伟大的跨越
—经济社会发展巡礼(结构调整篇)
文/本报记者 薛志伟

产业结构更趋协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发展滞后。在整个产业构成中,农业居主导地位。195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20.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28.2%。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83.5%,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7.4%,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9.1%。我国经济结构基本上处于以农业为主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重视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二、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1952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1.0%持续下降至10.2%,下降了4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8%逐步升至46.9%,上升2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2%升至43.0%,上升14.8个百分点。

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由1952年的83.5%下降至38.1%,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加上政府推出的各式各样的扶持和扩大就业的工程,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大调整。8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当比例的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1952年至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83.5%下降至38.1%,下降了4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7.4%升至27.8%,上升了2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9.1%升至34.1%,上升了25.0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非常落后,农业生产表现为对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过度倚重的单一结构。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异常突出,种植业以外的其他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农业内部比例极度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以杂优水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步得到普遍推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巨大引力,以及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农业生产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粮食供给短缺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从单一的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开始向提高食物结构和品质转变,促进了从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向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和经营一体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化经营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基本改变了过去“农业—种植业—粮食”的高度单一和效率低下的结构模式,向“优质、高效、全面发展”的新型结构模式转变。

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显著调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85.9%下降为53.3%,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

2010年,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1.6%、11.2%和1.3%提高到3.7%、30.0%和9.3%,农业所占比重由85.9%下降为53.3%。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进展明显,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52年的94.2%下降到2010年的64.0%;牛羊肉则由1979年的5.74%上升到2010年的13.3%;禽肉等也由1985年的5.80%上升到了2010年的20.9%。禽蛋、牛奶等的产量快速增长,在畜产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水稻优质率达75%,农产品品质结构大为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农产品品质结构从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逐步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优质稻面积达到2200万公顷,优质率达到7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业生产更加注重生态产品的开发,全国安全农产品已初步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在渔业方面,精养以及高附加值海水、淡水产品养殖得到大力发展。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明显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以及棉花、甘蔗、苹果、柑橘等的集中度都超过了50%。

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不全。工业整体水平基本上处于手工作业状况,根本谈不上工业化和工业体系。工业结构极为简单,生产水平极为低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对工业经济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重大的调整,从“轻纺工业优先”、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到“优先发展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再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整体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从结构简单到门类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到轻、重工业基本协调转变,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逐步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的转变。

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部门比较单一。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工业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进,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及建筑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消费品加工主导型结构开始逐步向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轻、重工业关系逐步趋于协调。2009年,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9.5%和70.5%。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把握当今世界经济走势和未来市场需求,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方案,加强对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方向的宏观引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995年至2010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7.0%上升至8.9%。目前我国部分工业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高技术产品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1000万吨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火电设备已由亚临界参数向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升级,水电设备生产技术由单机容量30万千瓦提高到70万千瓦,50万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日产4000吨至6000吨规模生产线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一些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的生产工艺已经逐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神舟”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是集中显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服务业异常凋敝。交通运输网络近乎瘫痪,邮政通信网点稀少,市场商品严重匮乏,金融、家政、旅游等服务行业近乎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各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快速发展。

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0.1%和11.1%,比1978年分别下降7.7个和9.8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为12.0%和13.0%,分别比1978年上升4.2个和3.8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为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薄弱、沿海与内地布局畸重畸轻的格局,同时鉴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需要,我国工业布局着力由沿海向内地推进,主要强调“三线建设”,谋求改变生产力布局过度东倾的状况。

改革开放后,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充分利用东部优势,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为逐步解决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内陆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使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区域间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东部沿海地区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201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53.0%,比1978年上升9.6个百分点。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其他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后劲勃发,差距在逐步缩小。

2010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2.2%,比2003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占11%,提高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22.6%;东部地区占41.7%。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加速推进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城乡经济相互交融和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逐步形成,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尤其是大城市、城市群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1949年至2008年,城市数量由132个发展到655个,其中,辖区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由3个增加至41个;100万至200万人口的城市由7个增加至81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由6个增加至118个,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由116个增加至415个。

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1950年至2010年,全国人口增长1.4倍,城镇人口增长9.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2010年的49.7%,上升39.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所占比重由89.4%下降到50.3%。

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1978年全国建制镇2173个,2010年达19410个。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促进了城乡融合、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我国农村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345.5万公里,增长4.8倍。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村通公路。2009年,乡村办水电站发电能力5512万千瓦,是1978年的24.2倍;农村用电量6104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的24.1倍。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已通电话的村比重达100%,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60.8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以及城乡和区域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产业结构以农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等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根本性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历史性变迁。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