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跨国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推动力
——访3M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俊雄
本报记者 陈 颐

成立于1902年的全球500强企业3M公司如今在3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其中在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实验室和46项核心技术平台,2010年全球销售额为267亿美元。在过去近100年的时间里,3M公司开发了6万多种创新产品和技术,过去5年研发投入总计达60亿美元,其中2010年为14亿美元。3M公司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华员工超过8200人。日前,在北京举办的“3M中国创新日”期间,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俊雄。

记者:3M是国际公认的研发领域企业领先公司,此次在北京举办“3M中国创新日”,带来了哪些新技术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

余俊雄:“3M中国创新日”被誉为业界的“创新科技博览会”,我们此次的主题为“创意人文之都,畅想绿色科技”,着重介绍应用于新兴产业、消费领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保产业的数千种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3M公司深信,科技创新将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在技术以及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经验及旗下众多的绿色科技产品,既能协助产业升级换代,同时也为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宜居的环境和更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力求从管理、物流、运营模式等众多方面辐射创新理念,在整个产业线上启动创新的连锁效应。

记者:此次展出的几千种产品丰富多彩,小到环保报事贴便条纸,大到用于新能源开发的新材料。在百年创新历史中,3M公司是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迎接创新实践中的多种挑战?

余俊雄:创新基因体现在3M的整体运营中,创新不仅仅局限在技术或者产品的创新上,“3M中国创新日”也是一种创新,参展的产品和技术不仅要看得懂,还要好看有意思。不要以为创新一定就是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很多时候就是把现有的产品升级,改善一个产品或服务也是一种创新。最重要的是要超越客户的期望,这个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服务,还可能是完全新的平台。比如新能源开发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3M公司早已将创新的触角伸向清洁再生能源领域,关注包括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领域的新型材料和技术开发,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应用于太阳能领域的系列技术解决方案,如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系统,太阳能模组封装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安装等。今年4月,我们在安徽合肥高新产业开发区成立3M材料技术(合肥)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光伏材料和新能源产品生产设施,新工厂预计2011年第二季度破土动工,建成后将成为3M在中国的第9家工厂。

记者:3M以研发速度和迅速实现商业价值受到业界推崇,目前平均每年推出500多个、每2天推出3个新产品,每年获得专利超过500项,35%的销售额来自过去4年里新开发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这一数字为38%。3M是如何引导并鼓励研发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的?

余俊雄:鼓励创新是推动3M百年来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3M要保持好的业绩,理念是一定要走在别人前面,要领先就要持续创新。创新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克隆成功的。一个企业要创新,首先要把创新的氛围培养出来。3M的员工喜欢留在企业,是因为我们给予员工最大的福利是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我们在公司内部设立了量化的新产品活力指数(NPVI),即新产品销售在过去5年中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根据该指数,我们要求每5年更新三分之一的业务,这意味着到2015年,新产品活力指数要达到40%,40%的业务来自新产品和新技术。

记者:3M在50年前设立了一个15%的自由创新原则,这一原则是如何实施的?

余俊雄:创新是一个企业要缔造的一种文化,3M的创新不是指今天你来上班,你的任务就是创新,或者规定你每个月给我做两个新产品。创新不是强调个人,而是团队与客户互动。但是,3M设立的15%的自由创新原则是,每个技术人员在研发企业分配的研发和销售任务之外,有15%的自由度把握自己研发的产品所能带来的价值。3M的创新文化就是让员工有机会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成功就竖大拇指,失败要容忍。3M在创新上的失败案例远远多过成功,不可能每一个创新的点子都会成功。我们鼓励员工有创新的激情、创新的胆量以及创新的兴趣,并能容忍他们的失败。这种创意要员工有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情去做。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