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家评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水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一席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将促吉林粮食产量再增100亿斤。图为吉林省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在吉林省乾安县道字乡在字村检查地膜覆盖及滴灌情况。 新华社记者 齐海山摄

节水农业不能仅仅看作是节约用水的农业,它实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节水是核心,节水本身是科学用水和调节用水,它是一个整体方案。种植结构调整、深耕细作、调整播种时期、科学施肥、科学灌溉以及根据不同的用水情况、气候状况和作物品种特性选择肥料等,这些都是节水农业的范畴。

节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技术综合,而不只是人们想象中只和水有关,实质上它是现代农业的实现,是一项和水有关的技术变革。

这两年节水农业发展非常快,和技术推广前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新疆深松耕面积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膜覆盖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水肥一体化”发展非常快。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我认为原因有四:一是适合农业发展的方向,适合农民的需要;二是各地都非常重视;三是选择的切入点和契机都很好;四是效益很好,方法得当。其关键是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过去开展的技术推广项目,多依靠政府投入,常常是政府投入一停,项目很快陷入被动,甚至彻底失败。这两年节水农业的技术推广在于创新思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如“深圳芭田”就打算募集7.4亿元,专门开发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项目。但如果是中央财政出资7.4亿元用于全国,那投入的力度会弱很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发展速度加快,而且更为健康、可持续,近两年基本是以每年都翻一番的速度发展。

节水农业的核心工作是什么呢?主要是四个大类。一是在旱作农业区,示范推广全膜覆盖、集雨补灌、深松耕、抗旱坐水种、抗旱剂、保水剂、抗逆剂、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二是在精灌农业区,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水肥资源科学精确利用;三是在水浇地灌溉区,示范推广测墒灌溉,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生产效率;四是在水田灌溉区,示范推广湿润灌溉、垄沟灌溉、覆膜保墒等技术,促进水肥耦合,减轻环境污染。

在推广水肥一体化方面,现在很多企业甚至不少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水肥一体化”的理解还不够成熟,大多数还只停留在从国外进口一些水管等设备的层面上,或者认为装上喷滴灌设施就完事了。事实上我们理解的水肥一体化工作非常广泛。在推广中也要把国外技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而非简单的照搬照用。到目前为止,我国不只是在引进国外技术,我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技术。比如全膜覆盖技术、半膜覆盖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大口径滴灌技术、小白龙灌溉技术、小地龙灌溉技术等,我认为这都是我们的创新。实际上节水农业不仅仅是为了节水,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省工、防病,便于自动化、标准化管理。

我国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和国外不一样,不仅可以适合不同的地形和生产方式,还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作物。所以,我认为“水肥一体化”是农民在不同生产方式下创造的一种施肥和灌溉的新技术、新模式,和国外的“灌溉施肥”完全是两回事,甚至比国外用的还要好。所以,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绝对不是通常理解的一根管子或者是设备加一包肥料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项革命。农业生产技术一定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气候条件与不同生产方式紧密结合,而且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如果我们生搬硬套的话,势必造成效益低,浪费严重,农民不接受,项目推广起来就会十分困难,或者不能长久。

这两年节水农业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从搞土壤、肥料入手再到节水农业,所以我们推广的“水肥一体化”,不仅是为节水服务,同时还为设施服务,为节肥、省工服务,如果只是单纯地从节水的角度出发,很难把节水农业快速推广开的。

还有一点,制定灌溉施肥的标准是必要的。制定标准除了技术规范外,还需要各方的协调沟通。因为灌溉施肥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人对此的理解仅仅是国外设备的层面上,对相关的标准重要性认识也就有差异。虽然我们也制订了一些标准和规范,但是这些标准有的是套搬国外标准,有的是根据以往的、或者是局部区域范围内的一些经验制订的,严格来说不太适合节水农业和灌溉施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条件制订标准的时候,可以有更多创新的余地,再制订标准时可以有更多、更好的积累,避免对技术发展有所限制。灌溉施肥工作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一方面我们期待新标准的快速出台,同时,更期待技术的创新和模式的快速发展。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肥料都打着水溶肥的旗号,不少农民没有识别能力。没有标准,如何进行规范?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速技术进步,农民和各级技术推广部门都不能墨守成规。要努力去尝试新技术、新模式,标准也是要在生产应用中进行检验的,要提倡农民在使用前,在自然条件下小规模试验一下,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更应负起责任,指导农民选好肥、用好肥。另一方面,因为这项技术刚开始又发展很快,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理解,要在应用过程中做到与试验示范相结合,与区域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文/吴江)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