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放牧促进增收
本报记者 夏先清

5月25日一大早,桑杰多吉就赶着128头牦牛、38只绵羊上了山,天空一片湛蓝。桑杰多吉是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沙空村牧民,全家6口人承包经营了1.6万亩草场。

普玛江塘乡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海拔5573米。沿着颠簸不平的山路,记者乘车来到桑杰多吉家的一片草场。正是牧草返青的季节,茫茫草原透出点点绿色,牦牛、绵羊欢快地啃着嫩草。

桑杰多吉告诉记者,从承包草场的那一天起,建围栏、灭鼠、种草……桑杰多吉领着两个儿子就一天也没闲着。桑杰多吉明白,草场管好了才能养畜赚钱。最多时,桑杰多吉养了350只绵羊、60头牦牛,但收入增加并不快。普玛江塘乡同期承包到户的239户牧民,同样碰到了和桑杰多吉一样的问题。

“专家说我们绵羊养多了,牦牛养少了。”桑杰多吉还记得县农牧局来的畜牧专家说的话,“一只绵羊出栏400多元,而一头牦牛能卖到5000多元。”按照专家给出的“减少100只绵羊,增加15头牦牛”的比例,桑杰多吉先减了一半的绵羊。

一件偶然的小事给了桑杰多吉启发。一天,桑杰多吉的妻子用牦牛奶制作的奶渣被一位游客全部买下。见奶渣受欢迎,桑杰多吉尝试着在家门口摆上了小摊专卖奶渣,墙上、房檐上也挂上了一串串奶渣,没想到一个月下来竟赚了3000多元。

“一头奶牦牛一年能挤奶210公斤,除提制酥油15公斤外,还能制作22公斤的奶渣,算下来一头奶牦牛一年带来的收入近1400元。”这让桑杰多吉坚定了调整养殖结构的信心。现在,桑杰多吉家牦牛增加到了128头,绵羊减到了38只。“去年养殖牦牛带来的收入就有5万多元。”桑杰多吉笑着说。

浪卡子县委书记刘学杰说,现在牧区群众都自觉调整畜群结构,既节省了人力,减轻了草场压力,还增加了收入。

新闻背景

200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在52个县(区)、275个乡(镇)、2095个村落实了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覆盖农牧户达13.13万户、70.62万人;累计承包到户草场面积达5.52亿亩,占全区草场面积的44.8%,其中冬草场3.53亿亩,占全区冬草场面积的86.4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