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是集中展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果的大舞台,更是反映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一面镜子。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我们发现,无论是展会规模、参展商和参展产品的数量,还是参展产品的档次和技术水平,都比往年的机床展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充分说明,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整体实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发展呈现出了三个特点:一是涌现出了更多的大型、中高档机床产品,产品结构明显优化;二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机床企业的经营模式明显转变,企业改变了过去只注重产品推销,不注重产品研发;只注重硬件,不注重软件;只注重产品运营,不注重资本运营的做法,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2010年,我国机床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不过,我们仍然必须看到,在诸多创新成果与重大突破的背后,我国机床行业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例如,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高档机床生产和制造能力偏弱,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仍然有待优化等。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提出,在未来五年内,我国机床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力度提升中高档机床工具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推进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机床工具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重点工程对中高端机床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中高端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在国家的重视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重大专项将继续加速推进,数控机床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更应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提高中高档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检测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做好产用衔接,加快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努力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努力开辟国际市场,稳步推进我国机床行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文/本报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