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充分认识天然林保护重大意义 持续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林业局局长 贾治邦

上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为切实加强生态建设、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我国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到2010年底,天保一期工程累计投入1186亿元,工程区森林面积和蓄积净增1.5亿亩和约7.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3.7个百分点。通过天保一期工程建设,我国长期过量消耗森林资源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工程区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森林生态系统逐步稳定,生态状况逐步好转,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为进一步巩固天保工程成效,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国家又做出延长天保工程期限、实施天保二期工程的决策。天保二期工程2011-2020年十年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2195.2亿元,工程区将新增森林面积7800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11亿立方米,使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与天保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取消了地方配套,中央财政对中央投资的项目实行全额补助;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社会保险补助标准,并将进行动态调整;将森林经营纳入天保工程,增加了中幼林抚育和森林改造培育补助政策;扩大了工程实施范围,增加了丹江口库区11个县。这些政策设计和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保护发展森林的坚定决心。

持续实施天保工程,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持续实施天保工程,是实现森林“双增”目标、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通过实施天保一期工程,工程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我国森林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40.73%和50.06%。天保二期工程还将分别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7800万亩、11亿立方米,有效地促进森林“双增”目标的实现。天保工程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据初步测算,天保一期工程净增森林蓄积7.25亿立方米,共吸收二氧化碳13亿多吨,释放氧气11亿多吨。天保二期工程还将增加森林碳汇4.16亿吨。

持续实施天保工程,是尊重自然规律、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的客观要求。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周期长,一些主要天然树种成熟期在40-80年以上,长的达120多年。由于历史上对天然林长期超强度采伐,可采资源处于枯竭状态。经过天保一期工程十多年的保护,天然林资源得到恢复发展,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加”。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天保工程区内天然林面积净增211.3万公顷,蓄积净增3.66亿立方米,分别是第六次清查时的1.26倍和2.23倍。天然林生态功能强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宝贵的国家战略性资源。实施天保工程、保护天然林资源,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必须坚持长期保护的方针,有计划分期组织实施好天保工程。

持续实施天保工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战略选择。天然林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在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森林为主的生态防护系统,是应对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基础。我国天然林分布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松花江、嫩江、黑龙江水系及其主要支流和众多湖库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三峡大坝、小浪底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等水利枢纽的绿色屏障。长期以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生态功能不稳定,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通过实施天保一期工程,工程区水土流失有所减轻,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对于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控制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保障大江大河安澜,保护重大水利枢纽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木材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资源。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木材需求量急剧增加。2009年全国木材总消费量达4.21亿立方米,其中进口1.8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43.7%。我国长期过量采伐,导致资源危机。当前在全球保护森林资源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进口解决国内木材短缺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立足我国现有林地培育后备木材基地,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天保工程区特别是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供应基地,天保一期工程增加的7.2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木材供应矛盾,但目前我国70%以上的木材仍采自中幼林。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加强森林经营和资源培育,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仍是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战略选择。

持续实施天保工程,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确保林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的重要基础。实施天保工程,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通过实施天保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摆脱拼资源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和单纯依靠生产木材的经济发展格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林区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目前,林区历史遗留问题多,林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林业职工工资水平低,林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2000年和2008年林业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5178元和12294元,是当年全国国有在岗职工工资的54.2%和39.7%。天保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创造木材停伐减产后职工转岗就业条件,保证了职工收入,而且保障了林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常运行,解决了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确保了林区社会稳定。天保二期工程将更加关注民生,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明显提高社会保险补助标准;不断扩大林区就业渠道,切实增加职工收入;继续加强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天保工程,有利于维护上百万林业职工、上千万林区人口、上亿林农的切身利益。

天然林保护意义重大,天保工程必须持续推进。今后,必须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精心组织实施好天保二期工程,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努力实现资源增长、质量提升、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