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数字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测绘 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贡献力量

一张张地形图,一幅幅影像图,摆满了四川测绘局会议室的桌子。通过前后影像图对比,北川、都江堰、映秀镇等3年前遭受重创的地方,正在抹去伤痛,重新崛起,一座座充满勃勃生机的秀美城镇展现在人们面前,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成果世人瞩目。

有人说,“灾后重建,科技测绘大显身手。”的确,人们并不了解的测绘工作不再“藏在深山人未识”,而是广泛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灾后重建,测绘先行”不只是一句口号,测绘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和先行性工作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也体现出测绘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社会效果。本期“乐在e时代”,为你讲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恢复重建的这3年来,科技测绘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测绘服务社会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测绘来了,新房子有盼头了

在安昌河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北川县的新县城,只见一排排极具特色的新楼房拔地而起,宽宽的马路向远处延伸,绿树、花草与羌族特色的房屋交相辉映,微翘的房屋檐角上镶嵌着耀眼白色石头,“招呼”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们。

经过恢复重建,北川已如凤凰涅槃般重获新生。在北川挂职3年有余的副县长殷会良说,我是学工程测量的,非常清楚测绘的重要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测绘,就没有规划,也就没有建设工程,安居乐业也就无从谈起。殷会良介绍,如今,这座新北川县城有安居房11187套,人均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人均居住综合绿化面积也达到30平方米,这些都需要测绘来实现。

从事测绘工作20多年,土生土长在北川的藏族小伙子白顺军深知,那些住在临时安置点的灾区居民对家极度的渴望。地震发生后,白顺军就一直奋战在北川重建工作的第一线。新北川县城前期规划的98个地块中的46个地块的测量任务,就是由他带领的一支测绘小组加班加点完成的。

在新县城一栋在建的大楼门前,记者见到了曾参加过唐山地震救援的四川测绘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邓海先,他告诉记者,整个北川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建筑物都留有测绘队员的辛勤汗水。安置点的农民们都盼着扛着标尺的测绘人来,“测绘人来了,就有盼头了,要盖新房子了”。每每在安置点测量,测绘队员都会受到当地居民的“款待”,送水、送饭、送真情。在电还没有接通,每个地方靠发电机发电,天气又热的情况下,居民们尽量节省下有限的电力资源,全力保证测绘使用。

在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门口,指挥部组长黄维介绍着恢复重建测绘保障的情况。黄维说,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测绘提供了大量的现实地貌依据和管控依据。比如勘测点、控制点以及水准点的设立,施工放线,施工验线等,污水管线的设计,还包括一些城市管网的设计,桥梁的设计等。无论从前期的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管理工作,测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了比较有力的技术支撑。

无人飞机:天上“千里眼”

2011年5月6日,上午10时32分。

都江堰灾后重建的一个在建社区里,一架ZC-1低空无人飞机停在小区马路上,准备执行灾后重建测绘任务。四川省遥感信息测绘院副院长蒋红兵告诉记者,选择在这里起飞,主要是这儿有适合无人机飞行的“跑道”。

“进入飞行前的检查程序。”一名无人机操控手转身面向指挥长:“请求起飞!”指挥长发出指令:“同意!”

只见另一名操控手俯身把持无人机机身,调整到起飞状态。

这时,手拿遥控器的操控手按下飞行键,无人机轰鸣着滑翔了大约10米后,以45度倾斜着滑向天空,盘旋上升。

大约飞行到200米高空时,摇控无人机的操控手报告:“切入程序,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无人机脱离了操控手的“管控”,继续向更高的高空飞去。

地面操控台上,正有一台监视器监视着飞行轨迹,地勤人员不时地报告:“飞机到高了,进入第二点;调整姿态,进入预定航线;到达曝光点,一切正常。”

监视器上,除了可以看到这驾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图,还可见一些飞行参数和指标,包括飞行速度、风速、无人机所在位置高度、姿态、拍摄航片的数量等。

蒋红兵介绍说,本次飞行高度设定在400米,拍摄影像分辨率达0.1米。这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C—1低空无人机控制系统,可在100米到4000米高空范围内飞行。

拍摄任务完成,飞机开始下降,并很快到达了地面,轻巧地调头、转弯,稳稳地靠边停下了。3名操控手迅速跑向无人机,将它“拖”回到起飞地点。他们从无人机肚子里取出相机,卸下存储卡,递给操控台工作人员。飞行结束。整个飞行时间大约8分钟。

数据导入电脑后,显示出有50张航片。操控手挑选了其中一张放大,上面清晰可见地面的汽车、人、树木、遮阳伞等。

蒋红兵走过来说,今天的天气很适合无人机飞行。他指给记者看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无人机拍摄的映秀镇、虹口乡等地的灾区影像,一边介绍说,今天也是为都江堰灾后重建而飞的。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仅把数据飞下来不行,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如遇有泥石流滑坡,要能算出滑波体土石方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灾后重建。

由于低空无人机具有小巧灵活、起降场地要求低等特点,在灾区采用无人机航摄的优势尤为突出,通过地面控制系统,技术人员可以不用进入灾区就能获取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处理很快得到应急保障所需用图。因此,无人机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击“8·13”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中,无人机获取了重灾区总面积达81.5平方公里的影像数据,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新技术和新方法保障精准测绘

3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不仅地表建筑遭到破坏,还使地下的地质板块位移变形,这对于四川省基础测绘设施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控制点损毁、偏移、沉降,被誉为指南针的大地基准控制网处于瘫痪状态,坐标系统也没有了定盘星,失去了方向。而抢险救灾又急需灾后最新数据的地图,灾情查询、空投救援物资、道路抢修等诸多工作都等着“看图说事”,用图指挥,做出准确的决策。

急!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摆在测绘人员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创新,用超常规的思维,利用已有的技术实现突破。

科技创新 时不我待

测绘的专业性非常强,精准的空间坐标是由三维坐标来描绘的。现实中找一个地方,可能会有很多相对固定的参照物,以参照物为基点,再找方向就非常简单了。但是空间位置上是找不到固定基准的。国家设立的大地基准、重力基准和空间坐标参考基准,都是为了大家能有一个共同的参照物,来实现测绘坐标系的统一。

“图!快快出图,不能因为图而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身处灾区的四川测绘局全体人员发挥潜能,尽一切努力,保证地图供应。

通过可行性手段,他们建立起似大地水准面(近似于大地水准),建设覆盖整个灾区的临时GPS连续运行站20个,不但满足测绘需求,而且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力为灾区提供服务。据四川测绘局局长冯先光介绍,这种基准定位,已为100多家单位提供了及时、重要的测绘基准服务,服务面涵盖了灾后重建的各个方面。

在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四川测绘局一边想方设法用飞机遥感技术获取实时影像数据,一边研发数据获取后快速处理的新方法。四川测绘局研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卫星影像快速纠正系统,制图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等新技术都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测绘局局长冯先光说,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催生了我们新技术的发展,整合了新老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了内外业一体化,制图一体化,生产和应用一体化,数据库和制图一体化,仅建设的基准定位服务系统就提高工作效率30至50倍。

地图服务 技术支撑

四川测绘局副局长杨升说,地图的应用非常广,而影像地形数据更能提供直接帮助。他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如何才能科学地指挥。

大地震导致山体滑波,将通往映秀及其他几个灾区的都(江堰)汶(川)公路切断。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要求争取在24小时内尽快打通这条通往重灾区的生命线。但是,当时测绘资料、灾情信息都没有,更不知道这个地方堵塞了多大面积,塌方的土石方量有多少。

后来,四川测绘局想方设法拿到了最新的影像资料,与震前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叠加在一起,进行空间计算、统计和分析,量算出了土石方量,再根据实际可投入的设备和人员的能力,马上算出了要打通这条生命线所需要的时间,并得出了24小时实难完成的结论。省委有关领导看到分析结果说,“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准确的决断和具体的实施。”

通过科学的手段,科学的量算分析和科学的决策,一条条生命通道得以畅通。杨升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怎样空投才能“百发百中”。

成都军区空军某陆航团执行空投食品的任务。因通往灾区的路不通,食品和物资都运不进去,每天靠飞机空投。群众眼看着飞机从天上飞过,投下很多食品及物资,但是一部分不是掉到山上,就是掉进荒野里。因为没有地面精准坐标,飞行员只能凭借目测完成每一次空投。

得知这一消息,测绘部门马上派出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办公。通过遨游天府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空间地理坐标,飞行员再将这些数据输入到导航设备中,实现了精准空投作业。后期空投的食品都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投放。

图1:现代化的测量手段为灾后重建提供测绘保障。 本报记者 徐 红摄

图2: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飞机上搭载着低空航摄系统,可以完成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采集。 本报记者 徐 红摄

图3:先进测量设备的使用,让测绘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数据。 徐 红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