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国海洋厅局长工作会议综述
本报记者 郑 杨

右图 我国港口经济发展迅速。图为辽宁营口30万吨级矿石船“新鞍钢”号靠泊在矿石专用码头。

下图 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为山东文登南海金滩一角。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过去5年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如何?未来5年我们的目标和重点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又该如何破题?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海洋厅局长工作会议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海洋经济:

战略机遇期正在来临

“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成就斐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

从总量上看,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十五”末期的1.77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8万亿元;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初步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从对区域经济贡献方面看,海洋生产总值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十五”末期的15%,增长到2010年的近16%;从年均增长速度上看,“十一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3.5%;从拉动就业看,“十一五”期间,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300万人,其中新增涉海就业570万人,也就是说沿海地区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涉海就业人员。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产品产量、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洋船舶、海洋石油、滨海旅游等产业的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国家总体战略思路的加快调整、各类政策机制效果日益显现、国内外市场日益成熟和海洋经济的自身积累等综合因素,是“十一五”海洋经济强劲发展的主要原因。5年来,国家不仅在宏观政策上积极引导海洋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行业政策,保障了海洋产业、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如2005年出台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为我国海水利用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相关海洋产业提供了及时的应对措施,对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后5年是海洋经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十二五”时期,国家海洋局将从四个方面重点加强海洋经济工作:一是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和规划指导;二是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三是加强海洋经济分析和研究;四是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当前,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正着手开展首次全国海洋经济普查和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两项工作。据介绍,今年海洋局将在部分省海洋经济试点调查工作基础上,抓紧申请开展首次全国海洋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海洋经济“家底”。同时,开展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初步构建国家、海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三级海洋经济监测网络,提升海洋经济信息的监测能力,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评估能力,增强对海洋经济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的服务能力。

海洋环保:

致力生态与经济双赢

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保工作以服务海洋产业宏观调控、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方针政策为核心,致力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共建立地级市以上海洋环境监测机构140余个。这些监测机构以入海排污口、滨海度假区邻近海域、典型海洋生态脆弱区等重点海域环境监测为重点,开展了陆源入海排污口、海洋垃圾、特征污染物等新的监测工作,涵盖了海洋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潜在环境风险以及公众涉海娱乐健康安全等各个领域。

比如,针对备受关注的渤海环境问题,海洋局组织实施了《渤海环境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价规划》,力图破解渤海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3年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基本查清了渤海水动力交换周期、污染物入海通量等问题,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并为优化和提升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供了示范。

虽然5年来海洋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今后我国海洋环保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状况还未彻底改善;海洋生物多样性仍在降低,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急需提高;海洋生态灾害和环境突发事件仍然呈现增长态势;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生态环境退化影响愈加显现等。

针对以上形势,“十二五”时期,海洋环保工作将着力解决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如何探索建立有效协调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学认识海洋环境自然规律能力等。未来5年,海洋环保工作将以构建海洋生态文明为宗旨,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今年伊始,海洋环保领域的一系列新举措已经推出,包括推进海洋公园建设,打造海洋生态管理格局,创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手段,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畅通面向公众的海洋环境监测信息服务网络等。

海域管理:

让无序用海成为历史

我国是海洋大国,辽阔的海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然而,海域使用中“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在过去一直长期存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主管部门扎实推进海域管理各项工作,建立起了遍布沿海省、市、县和部分乡镇的海域管理网络,使“海域国有、依法用海、用海有偿”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确权海域面积近107万公顷,完成了全部海域地名和60%的海岛地名的普查及标准化工作。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我国在海域管理制度建设、海洋功能区划、区域建设用海管理、海域使用权登记发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彻底扭转了海域使用中长期存在的“无序、无度、无偿”局面,维护了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用海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基本完善起来,海岸保护利用规划也开始启动。沿海10个省区市的海洋功能区划得到批准并实施,这对于统筹协调各涉海行业之间的用海矛盾、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海,“十一五”期间,海洋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海域权属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国家海洋局本着节约集约用海、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从严高效地审核各类用海项目,先后上报国务院批准了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港、曹妃甸首钢搬迁等140多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有效地保证了国家能源、交通、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的用海需求。

沿海各地也普遍加强了对海域使用现状的调查和清理整顿,全面清理不合理用海和无证用海。不少地方还依法开展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尝试进行海域使用权转让和抵押登记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充分发挥了海域使用权在盘活资产、保障信贷等方面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海域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展望“十二五”,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我国缓解资源瓶颈的一个希望所在。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等三大制度,切实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今年,国家海洋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各地,完成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

海岛保护:

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拥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500多个,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上万个。过去,由于无序、粗放式的开发活动,导致海岛不断消失,海岛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十一五”期间,我国海岛保护管理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海岛保护法律制度从无到有,海岛管理由弱渐强。2009年《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海岛保护管理缺乏国家层面立法保障的局面。同时,法律配套制度的研究与制定也积极开展,《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等20多部海岛管理制度政策陆续出台;沿海各地海岛法制建设也取得突破,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相继获得通过。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岛保护法》为统领,涵盖无居民海岛申请审批、使用权登记、有偿使用、执法监察、海岛名称管理等方面的较为完整的海岛保护管理法律体系。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是《海岛保护法》确立的核心制度之一,当前,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据介绍,《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创新性地确定了海岛资源和生态调查评估、海岛生态修复等十大工程,创新性地确立了分类保护、分区保护等制度,进一步拓展了海岛保护与利用的空间。

“十一五”期间海岛保护管理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我们今后依法保护海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探索海岛保护的新模式——海岛生态型发展模式。未来几年,我国将选取2个至3个海岛建设海岛保护实验基地,开展海岛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引导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海岛保护和建设中得到应用。与此同时,我国还将积极探索偏远海岛的开发利用方式,促进偏远海岛渔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全力促进偏远海岛的开发建设。

据了解,今年我国海岛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仍将是健全和完善《海岛保护法》配套制度,加快地方海岛立法进程。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将对原有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尽快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