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转型发展新契机
□ 万建民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正式获批。图为一位客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选购水晶灯笼。 新华社记者 谭 进摄

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在浙江省确定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这三个数字尤为引人瞩目。

对这三个数字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高于”的意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数字背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导向非常明确。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这是浙江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所在。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从全国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四位,2010年人均GDP为51800元,高出全国平均数77.4%。浙江“民富”更是众所周知,统计显示,2010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位居全国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

但是必须承认,浙江经济发展还存在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过多依赖外部需求等问题。这种发展方式越来越受到资源能源约束和国际市场需求约束,实现转型发展,是浙江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转型发展,对浙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当前这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过多依赖外部需求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为主向消费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从外需拉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要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增加劳动群众收入,提高其支付能力。目前浙江省居民消费率只有35.4%。加快富民步伐、扩大居民消费,不仅要扎扎实实推进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管理、政府管理体制,在激发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与才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调整分配关系,建立利益下移、人民群众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与富民目标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政策,人们相信,未来5年,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行,浙江将在“富民强省”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