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汽车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童 娜

2011年,上海国际车展的主题是“创新·未来”。如何去理解这个主题,事实上远比关注车展本身呈现的热度更为重要。

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汽车厂商们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车辆安全性、环保性、驾控性能等做着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创新理念,从汽车工业诞生起,就深植于其发展进程中,从未间断或被放弃。

创新对全球领先的汽车企业意味着什么?宝马集团大中国区总裁史登科博士说,“汽车业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今天还是新的,明天就旧了。”创新在他看来是一种保持“领跑”的紧迫感。

创新对于国内的汽车企业意味着什么?我国本土汽车企业,起点低,起步晚,既要做自主,打好基础,补足短板,又要搞创新,把握趋势,面向未来。创新是他们寻求生存、超越的机遇。

基于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创新,我们对于车展上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

我们看到,今年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车型达75辆,其中跨国公司拿出了19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有56辆。从产品角度而言,自主品牌企业的进步是显著的。

同时我们发现今年车展一个显著的变化——由于看到了中国市场目前全球销量第一,未来十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性,跨国汽车企业已不是简单地将产品展示在舞台上,他们更多地希望把自身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相关技术路径的理解传递给中国市场,引导市场未来的发展。比如他们认为,汽车电气化将在未来成为主流趋势,到2025年,将有近半的汽车采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驱动方式。届时,纯电动车将达到全球新车销量的百分之十,混合动力车将达到百分之四十,而纯内燃机汽车仍将占有一半左右。另外,许多汽车将在未来实现“实时在线”,在行驶中同时上网、接收和发送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车网连通”。

可喜的是,我国一些主流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找准了“未来的方向”。奇瑞在本次车展上展示了国内首辆四驱强混A级车瑞麒G3、搭载轮毂电机的瑞麒X1-EV电动汽车以及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瑞麒M1-REEV等车型。这些符合国际主流技术趋势的车型产品,凸显了奇瑞在自主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的战略高度。长安汽车也率先展示了一款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及娱乐平台于一体的InCall车载信息系统车,这也契合了未来汽车智能发展新方向。

我们自主创新的视野越来越宽,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之路也越走越宽。

车展上,另一个喜人的景象是,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壮大,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经基本形成“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技术收购”与“合资自主”几大创新模式,依托这些模式发展的企业,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有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创新起点。在自主品牌迎来发展春天的第一个十年,我们基本实现了自主发展,未来更要以创新的设计、新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力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全面优化汽车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不断增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