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现代农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写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苗冲村是新晃县种植龙脑樟面积最大的村子。沿着苗冲村村口往里走,记者在山坡上看见许多村民在种植龙脑樟的土地上忙碌着。

“您是外地的客人吧,来看我们的龙脑樟吗?”正蹲在地里观察龙脑樟苗长势的村民唐光春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唐光春告诉记者,苗冲村由于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村民以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植柑橘树和养猪,许多村民都外出务工挣钱,大片的荒山闲置。“2005年新晃县龙脑开发有限公司在这里建了800亩龙脑樟基地林,村民看见在家门口也有经济效益就都回来了。”

新晃县龙脑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户以每亩26元的租金签订荒山租用合同,仅此一项,让出租户每年可获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收入。同时,龙脑公司在造林、育苗、林地管护以及天然冰片生产等用工均以当地村民为主,村民可获1600元至1800元的月工资。

“龙脑公司给我们无偿提供龙脑樟苗木,并补助2年的抚养费。龙脑公司还举办培训班把种植户集中起来培训,让村民能尽快掌握龙脑樟种植技术。我们种植龙脑樟第三年采收枝叶后再出售给公司。”唐光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龙脑樟枝叶订购价格是每公斤1.2元,每亩可收入1800元,除去成本费用600元,每亩纯收入1200元,而此前农户种植柑橘每亩纯收入700元。

“收入提高了,我们种植龙脑樟的积极性就高。我去年种植了12亩,纯收入15000多元。”唐光春兴奋地说,“我还准备再扩大种植面积,在家门口挣钱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苗冲村龙脑樟种植面积已近3000亩,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里许多农户都盖了小楼,买摩托车、电脑都已经不是稀奇事了。”唐光春说,“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会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漫山遍野的绿色美化了小山村,也承载着村民沉甸甸的希望。

文/本报记者 刘 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