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富民强县
江苏省丰县县委书记 赵保华

近年来,丰县围绕富民强县,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现代化,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局面。

丰县坚持以农业立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战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丰县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业现代化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菜、果、菌、养殖四大农业支柱产业的设施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以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为重点,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植一批特色产业镇、专业村,积极开发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到70%以上;一方面按照“大龙头、大基地、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安德利果蔬汁、君乐宝乳业、佳合养殖、六和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拉长农产品生产、加工链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以良种推广、工厂化生产、产品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产业化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与“十五”相比,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城乡储蓄增长了4倍。

丰县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在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上,按照“扩大规模,形成集群,集约化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工业支柱产业。以建设产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新区为目标,统筹推进省级丰县经济开发区和锡丰工业园、机械铸造产业园、电动车产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一区四园”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形成了煤盐化工、电动车、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实施主导产业与新型产业“两轮驱动”,打造成“四大百亿元产业”集群。目前,丰县以培育50亿元的新兴产业企业为龙头,以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20亿元的骨干企业群体为支撑,形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丰县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步伐,以城镇化战略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按照建成苏、鲁、豫、皖边界中等城市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加快重点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县城东进南移北拓,大力拓展新城区,提升老城区,争取“十二五”末县城区面积由目前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6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50%以上,逐步形成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格局。

统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科学的创新机制作保障。丰县以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为抓手,从行政、组织、制度等不同层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鼓励改革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整合相关部门职能、资源,建立完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谨、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全面激发崛起赶超的内生动力。

拼搏“十二五”,关键看开局。丰县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突破式变化、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丰县崛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