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知识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谭述森: 服务能力将不断提高

谭述森:北斗试验系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制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满足了中国5000公里×5000公里区域连续、实时定位要求,满足了20米定位精度,满足了既定位又位置报告,而且响应时间为1秒的要求。这成为优于GPS的一大亮点,世界上还没有超越我们这个响应时间为1秒的系统。

北斗区域服务能力将在2012年形成,可以满足用户在中国及部分亚太地区连续定位、测速和位置报告需要。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将在2020年形成,将由35颗卫星组成,具有卫星无线电定位、卫星无线电导航两种工作体制,成为全球GNSS供应商,满足中国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2020年将形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的系统的主要特色,一是定位及位置报告特色不变,其工作原理将由经典的RDSS理论走向广义的RDSS原理。一些术语可能听起来很费劲,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北斗的RDSS卫星效费比大大提高,北斗RNSS功能具备同GPS、GALILEO广泛的互操作性能,分别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频率的互操作信号。

北斗将实现与GPS相互兼容的体制,就是用一台用户机,既可以接收北斗信号也可以接收GPS信号,同时实现GPS互操作,定位精度可以和GPS相当。

北斗双模用户机可以接收北斗、GPS、GALILEO信号,并且实现多种原理的位置报告。同时,导航和短报文的结合,将改变现行手机的概念,成为人们出行的生活必需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