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知识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杨元喜: “北斗”导航功能更丰富

杨元喜: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研究,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我们生活的地球,地形是极其不规则的,但我们看到的地图却是极其规则、美丽的。从不规则的地形到规则的地图,最核心的一步要定位,要做控制。中国的北斗导航,原理就是交汇:两个卫星的位置,测一个点测不下来,三维测不出来,我们就加上高程,我们的导航原理就这么简单。我们的试验过程解决了国家当时的急需,解决了有无问题,也为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卫星导航争取了国际地位。

中国的北斗是世界的北斗,中国的北斗不仅为中国人民作出贡献,也为世界人民作出贡献。增加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后,便增加了覆盖广度、密度,增加了可视数量,同时也更增加了安全保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配合使用,还增加了容错能力、系统误差的补偿能力、异常误差的探测能力。所以,北斗对全世界导航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都是有帮助的。

目前全球上空已有32颗GPS卫星、22颗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还有2颗实验的GALILEO(伽利略)卫星,即使如此,群星璀璨的星空,北斗仍然会闪出它的光芒。我们作出一个计算,在有GPS的情况下,中国北斗对全人类的贡献率大概占50%。假如有了格洛纳斯、伽利略,我们中国北斗的贡献仍然达到25%。

当区域系统和全球系统建成以后,北斗的威力将成倍增加!北斗卫星导航具备了更丰富的功能,与目前市场上大家比较熟悉的GPS相比,它不但有定位导航功能,还具备通讯的功能。而且根据前期测算和规划,北斗投入民用的导航芯片价格不会超过GPS芯片。应该从明年开始,我国的私家车主就可使用北斗卫星的定位服务了。

另外,中国的北斗是个复杂的科学工程,它将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中国的北斗是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安全。同样,北斗工程也将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尽管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北斗卫星导航事业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