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经济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 推进科学发展新实践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解 洪

川渝两地要通过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发展合力,实现新的整体形象塑造和竞争力提升,在超越自我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

成渝经济区地处西南地区腹心,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已成为西部地区产业基础最好、科技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发展,符合国家总体战略要求,顺应时代潮流,体现川渝人民意愿,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

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为国家战略调整开创新局面。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新局面。

二是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活力。依托资源优势、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成渝经济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但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而且将为我国下一轮经济高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是为西部大开放开辟新途径。成渝经济区在继续扩大东向、北向和西向开放的同时,加强与东盟、南亚合作,突出南向开放,努力开辟便捷的出海通道,将为西部大开放开辟新途径。

四是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构筑新屏障。成渝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川西北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地相配合,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构筑新的有效屏障。

五是为小康建设惠及民生创造新空间。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川渝地区各族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立足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建议成渝经济区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发挥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作用。依托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通过全面的区域合作,更加突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开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开放滞后为充分开放,变技术跟踪为自主创新,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

——发挥集聚现代产业的作用。经过本世纪头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川渝已奠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培育和形成名牌产品、明星企业和优势产业链,努力集聚现代产业,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发挥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试验作用。抓住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努力破除体制障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从扩大有效需求和增加要素供给两个方面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发挥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典型示范作用。

——发挥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作用。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成渝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有利于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部地区提供科学发展的成功模式。

要抓住成渝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科学有序地推进规划实施,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川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福祉。川渝两地要通过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发展合力,实现新的整体形象塑造和竞争力提升,在超越自我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