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每周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新兴产业 健康发展
殷轶良

自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以来,围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有16个省区市提出设立财政专项,21个省区市提出要设立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23个省区市提出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投资者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目前各级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主要包括税收减免和返还、土地价格、人才政策等,资金扶持则主要有财政直接补贴、专项基金扶持、银行贷款贴息等优惠。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出发,相关扶持手段应继续加以完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思路要变革。规模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被视为工业化时代的典型特征,近年来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大多是以规模制胜,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例外。目前全国各地规划规模过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就不下10余个。实际上,规模经济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刚性需求。只有单一产品的需求保持一定数量,才能实现批量生产,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最低,低于或高于这个总量都会造成规模不经济。二是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在大规模生产前提下,要提高效益就要增加产量,要增加产量就要增加投入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而这些都需要增加成本的。当前,企业越来越多地面对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多批次、小批量挑战,如果还是一味追求规模,显然难以在瞬息万变的情形下抢得先机。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发展到100万辆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1个省区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产能接近300万辆。但有些规划存在的问题是,偏重于投资规模和产量,对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投资不足,规划产能大多只能靠外购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特殊意义。“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显然,有一部分人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误读。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应该是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更少地利用自然资源,但一部分人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对环境的最低保护限度和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利用之上。所以,发展新兴产业尤需厘清思路。首先要有新观念,产业才能新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