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每周经济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好发展路 管出和谐路
薛志伟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交通领域报道的记者,几年来,国内的高速公路跑了无数。记者曾乘车从黄海之滨的连云港,沿着连霍高速公路横跨亚欧新大陆桥,直达西部边陲小镇霍尔果斯;也曾从北京驱车5000多公里,一个月内途经多条高速公路辗转抵达深圳;去过的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竣工现场更是不胜枚举。对高速公路的感受,可说是百感交集。感慨最多的是新中国交通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百姓对高速公路的期盼和公路修通后欢呼雀跃的神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从长安入蜀途经秦岭时,写下了《蜀道难》这样一首千古佳作,道尽了翻越秦岭的艰难。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开着汽车通过秦岭的司机们依然谈秦岭色变,急弯陡坡使公路上险情不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冬季大雪封山,秦岭根本无法通行。秦岭成了当地群众致富路上最大的障碍,也成了我国南北交通要道上的一个“瓶颈”。

2007年1月20日,全长18.02公里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正式通车,从内蒙古至广西的高速公路基本贯通,翻越秦岭的时间由4个小时缩短到15分钟,而且一年四季不管雨雪风暴畅通无阻。秦岭深处的老百姓把自产的各种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也把各地的游客轻松地迎到了山里,致富的道路正沿着这条高速公路越走越宽,沿路各省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各级政府和公路建设部门顺应百姓需求,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夜以继日地投身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如今一条条昔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正在成为轻松惬意的坦途,我国高速公路从零起步,不到30年就达到了通车里程世界第二,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可以说,没有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难解“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广大老百姓也无法享受汽车时代的高效和便利。

交通运输部正在由以往重建设向重管理积极转变,千方百计研究探索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广大老百姓走得更加安全、方便、快捷、经济。高速公路不仅仅是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更将是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的和谐之路。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