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每周经济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速公路如何实现全程畅通高效
本报记者 薛志伟
前不久,长平高速公路跨线转体桥成功转体,图为施工现场。 姚 林摄(新华社发)
点评:“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显著、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我国将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坚持优化结构,加快形成综合运输网络,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点评:高速公路覆盖率的显著提高,为我国“十二五”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稳步控制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加快高速公路联网,加强国省道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公路水平,增强保障能力,提升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010年底,南宁组建一个“高速喇叭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高速公路通行信息,受到广大车友的欢迎。图为“高速喇叭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 陆波岸摄(新华社发)

编者按 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实现“零的突破”,到2010年底,高速公路发展到7.4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当前,在一些经济发达、运输任务繁重的地区,高速公路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进一步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成了交通建设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看点之一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示: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还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运输效率不高、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除了靠科技手段发展低碳交通之外,必须把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作为抓手,把快速发展的各种单一的运输形式综合起来,优势才能互补。

高速公路的拥堵一直被人诟病。2010年3月份以来,京藏高速公路频繁发生堵车现象。特别是从当年8月14日开始,京藏高速公路进京方向堵车持续20多天,一时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

专家指出,造成京藏高速大堵车的表面原因是交通管制、修路、交通事故等因素,直接原因是运输量超过了最大设计运输量的两倍,而根本原因则是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不协调,交通公路承担了过多本应是铁路承担的运煤功能。除了京藏高速公路,由于运煤车辆太多,石太高速的拥堵更是尽人皆知。高速公路拥堵,归根结底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规划不协调造成的。

堵车,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运输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以上,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分别是10%和6%左右。我国载货汽车油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30%左右。要想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除了要靠科技手段发展低碳交通之外,必须把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作为抓手,把快速发展的各种单一的运输形式综合起来,优势才能互补。

为此首先要统筹规划衔接,建立综合运输规划体系。随着交通运输部的成立,公路、水路、民航等的规划逐渐统一起来,但与铁路规划之间依然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必须加快行政改革步伐,推进综合运输体系规划,让各种货物各行其道,各畅其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中短途运输和集散运输以及便捷、快速、高效、灵活的优势。

同时要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优化通道资源,促进综合运输枢纽合理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尤其要发挥好公路和高速公路的作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有助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也有利于高速公路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看点之二

还公路以公益本源

提示:如今,人们对公路回归公益本源的渴望越发强烈,收费政策亟待完善,管理手段有待规范。2009年初,有关部门提出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积极探索和研究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网络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非收费公路网络。

公路收费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焦点。

公路收费政策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全国经济发展的“瓶颈”。1984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正式决定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允许通过集资或银行贷款修建收费公路,并对通过的车辆收取过路过桥费,用于偿还贷款。

由“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产生的收费公路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还贷公路;另一类是经营性公路。1998年之前,除了广东几个渡改桥项目外,国内银行几乎不给公路建设提供贷款。当时公路建设的贷款主要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的贷款。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加快公路建设,开始有交通部门转让建好的收费公路经营权。

“没有收费公路政策,就没有中国交通的成就”——有关专家依据国情如此评价。长期以来,车购税是国家公路建设的主要投入,2010年全国车购税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仅1000多亿元,而当年全国公路总投入约1.2万亿元。中国公路建设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其中,国内银行贷款在所有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中是数额和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如今,全国年财政收入已突破8万亿元,人们对公路回归公益本源的渴望越发强烈,收费政策亟待完善,管理手段有待规范。但另一方面,我国人均GDP还不高,短期内依靠政府全部承担公路建设养护成本依然不现实。

有关专家认为,交通运输行业本质上还是公益事业、民生工程,交通发展必须兼顾效益与公平,不仅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还要注重交通运输的社会效益。

目前,东、中部地区已有17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共撤销收费站1723个,涉及的公路里程达9万多公里,收费公路占全国路网的比重已经降到了3%左右。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推进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的改革工作,同时酝酿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一方面最大限度发挥高速公路作用,保证高速公路畅通、高效,另一方面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全行业节能减排。

此外,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已经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而在2009年,全国减免的通行费已经超过100亿元。今后,“绿色通道”将在保障民生、稳定物价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点之三

打通断头路 完善公路网

提示:打通断头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网的全国规划,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根据该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简称“7918网”,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断头路是制约高速公路作用发挥的瓶颈。2004年记者驱车从江西赣州到广东,所走的赣粤高速公路过江西界后就失去了踪影。2009年,记者从山西长治赶往河北邯郸,也不得不在过山西后改道普通公路。

造成断头路的原因并不复杂。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的规划由交通运输部承担,但是建设职能则落在各省区市。各地多建设通往经济联系紧密省市的大通道,如中部各地普遍都是先修建通往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或者通往东部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最后才修建通往西部地区的,因为修建往西的路花钱不少而享受便利的却是西部省份。

专家指出,只有打通断头路,高速公路才能充分发挥效益,否则,车辆通行效率会大打折扣。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网的全国规划,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根据该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采

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此外,规划还包括了辽中、杭州湾、成渝、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共5条地区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总规模约8.5万公里。

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将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这一网络将覆盖10多亿人口,覆盖地区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人们将可以直接感受到高速公路运输系统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可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可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可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该网不仅连接了所有的省会城市以及目前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大中城市,而且连接了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79个和水路枢纽50个,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形成综合交通枢纽。

看点之四

以信息化提升通行效率

提示:目前,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公路网交通量剧增以及高速公路在省际设置收费站点往往是造成省界之间收费站拥堵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全国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交通运输部将加快推广应用不停车收费系统,提出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平均覆盖率60%。

2010年9月28日,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正式开通,北京市15条高速公路的全部收费站点、天津市6条高速公路的13个收费站点、河北省20条高速公路的24个收费站点安装了该系统。系统开通运行后,所有安装京津冀区域内发行的电子收费车载装置的车辆,可通过ETC或人工刷卡的方式实现京津冀区域内的跨省(市)通行,由系统后台完成通行费的跨省(市)结算。

收费站的拥堵几乎成了全国高速公路的一个通病。随着各省区市内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联网,全国大多数省区市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基本上实现了一次性缴费,即:车辆在一个省市区范围内只需在驶入高速公路时领取通行卡,中间不管行驶几条高速公路,只在驶出高速公路时缴纳一次通行费。但如果是跨省行驶,即使是同一条高速公路,也必须在出省前在该省设置的收费站缴纳该省的通行费,然后在下一省所设的收费站领取下一省内高速公路的通行卡。目前,这种省内联网收费、跨省单独结算的方式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收费方式,因此在车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上,省界之间的收费站往往拥堵比较严重。

2003年10月,北京至沈阳高速公路全程联网收费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跨区域高速公路由分段收费向跨省市联网收费的转变,提高了通行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收费效率,也在不断进行各种减缓拥堵的探索。首先是采用ETC取代部分人工收费。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及速通卡,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实现微波短程通讯,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自动缴纳通行费,能够大幅度缓解收费站拥堵的问题。目前,部分发达省市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ETC系统,但是由于跨省缴费还难以实现,ETC系统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ETC缴费的使用还非常有限。

交通运输部将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出行服务系统,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感知和安全运营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高高速公路出行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末,公众出行信息覆盖率达75%,建成全国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网络,力争通过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促进高速公路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