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亦庄:融合发展绘就产业新图
本报记者 于 泳 王信川 徐文营

2010年初,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动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重大战略决策:集成两区优势资源,建设北京南部新增长极。

一年来,南部新区按照“机制新、活力大、效率高”和“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在联合招商、促进就业、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公共管理服务、重大项目推进、科技人才工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为首都“一南一北”发展战略和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2010年南部新区GDP突破千亿元大关;税收收入2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优势互补突破发展瓶颈

两区行政资源整合,是一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开发区具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兴区则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社会服务资源,两区行政资源整合集合了二者的优势。”大兴区委办公室主任王宗刚说。

两区负责人多次表示,开发区是大兴区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大兴区是开发区的“后勤部”。行政资源的整合,使得“大兴区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大兴区”成为两区的共识。两区主要领导交叉任职,在规划编制、对外招商、劳动就业等方面“无缝对接”,促进了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势互补。

空间不足是开发区面临的首要难题。两区行政资源整合后,启动的第一项重大工程就是开发区12平方公里功能配套区建设。该工程拆迁共涉及大兴瀛海、亦庄两镇18个村4500户村民,规模在两区历史上尚属首次,将使开发区一举增加近三成的发展空间,被称为两区融合发展的“一号工程”。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两区成立统一的工作机构,高标准建设回迁房,协调做好劳动力就业和学生转学……融合发展形成的强大合力,以及协调统一、灵活高效的指挥决策机制,使得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在短短50天内就基本完成,为高端项目落地开辟出广阔的空间。

过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一直存在薄弱点。两区行政资源整合后,在推进开发区教育、卫生、社会管理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两区已经开展了教育入学需求调研,

统筹两区基础教育资源,确保亦庄地区新生享受义务教育;2010年开发区共设立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两区相关部门还对开发区社区管理职能进行了梳理,确保市委、市政府便民政策顺利落实。

融合发展还为大兴劳动者在开发区就业开启了“直通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莉介绍,为让大兴区劳动者到开发区的就业通道更加畅通,两区人力社保部门改变了过去局对局、点对点的单一就业合作模式,将就业合作通道向镇、村延伸,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一点多线”式放射状就业通道。短短一年,6046名大兴劳动者走进了开发区的三洋能源、诺基亚等企业。

强强联手集聚高端产业

在行政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两区共打“北京·亦庄”品牌,集中优势资源,建立联合招商机制,组建联合招商队伍,统一招商政策、统一入区标准、统一决策程序、统一项目布局,辐射带动大兴各镇、各园区均衡快速发展。

“两区融合发展后,采育汽车基地纳入到北京亦庄汽车产业的整体布局之中,从项目招商到产业规划和布局都实现了一体化。”大兴区采育镇副镇长叶斌告诉记者,采育开发区过去是市级开发区,而现在由开发区总公司投资,采育核心区的4条道路同时启动改造升级。奔驰公司扩产后,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已进驻采育。

“一期、二期规划用地上基本摆满了项目,三期也马上有大项目启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赵晓晨告诉记者,“两区开展联合招商以来,同仁堂、华润北药等项目纷至沓来,投资额小到10亿元,大到100亿元,到2015年至少带动投资360亿元。”

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2010年,开发区吸引投资总额(含增资)超过6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成绩,康宁二期、冠捷、东贝、英特尔研发中心、宽带资本、京东商城等一大批高端项目纷纷入驻。

一年的时间里,两区联合参与京港洽谈会等10余项重大活动,新签约项目109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月4日,北京·亦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生物医药、新媒体、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微电子等领域的7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投资额135亿元,又一批高端项目将在南部新区蓝图上增添新的精彩。

创新驱动谋划发展新篇

“过去15年,我国的IT产业都是在跟进,现在云时代来了,可以建立自己完整的IT体系了。”北京亦庄云基地,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向记者描述着云基地的现在和未来。他的构想与北京亦庄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划一拍即合。

目前,北京云基地入驻企业达到10家,总投资金额5亿元,业务包含了云计算各个环节。北京亦庄也由此率先完成了云计算产业链的布局。

着眼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产业发展高端,北京南部新区已率先传递出产业转型升级的铿锵足音:北京市自主品牌的北京牌首批纯电动轿车在采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下线,将在未来3年内打造出一条年产整车15万辆、零部件配套齐全的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链;移动硅谷产业园的核心项目——京芯产业园、中电华通无线宽带物联网产业园项目同时奠基,千亿级移动通信产业基地蓄势待发……

北京南部新区已经描绘出新的产业发展蓝图:巩固提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装备制造4大主导产业;支持培育新能源及新材料、航空航天、文化创意3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都市产业3大支撑产业。着力构建“一个中心区、六个专业园”的产业格局,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成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区、高技术制造业核心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