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完善流域经济区内在机制
刘有明

流域经济区是生产布局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以内河港口和水陆综合运输通道为主轴,以轴上或区内大中城市、优势产业、地域文化为依托,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平衡为保障的带状经济区。纵观世界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已成为各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带和城市密集带。我国流域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类型,在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分析研究流域经济区发展的成功路子,其一般规律和主要特点是:航道综合治理是开发流域经济的重要前提,应把航道综合治理工程放在发展流域经济的重要位置;水运独特优势是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基础,应充分发挥水运干线对流域空间结构演变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独特作用;形成“点—轴—面”模式是流域经济的突出特色,应充分发挥“港口—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心—外围”的集聚扩散效应,实现增长极、增长带的发展;高效有序管理是流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强化流域组织管理职能和流域开发建设规划,健全流域航道整治、水能开发、防洪作用、产业发展、灌溉功能等联动建设机制;生态优先是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应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综合开发、清洁生产、永续利用的流域经济发展路子,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流域经济区的构成要素很多,自然要素是流域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基础因素,交通要素是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决定因素,城市要素是流域经济区得以集聚发展的核心因素,产业要素是流域经济区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文化要素是流域经济区维系发展的内在因素,生态要素是流域经济区有别于其他经济区的特色因素。

流域经济区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互相制约、交流融合、共同发展。处理好各要素之间关系,实现流域经济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在健全完善其内在机制上下功夫。

第一,努力完善经济区、行政区、自然区互动机制。流域经济区通常是跨行政区的自然区、经济区,必然要求流域上下游自然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行政区之间的互相合作。统筹流域经济区发展,一要健全经济区与行政区互动机制。经济区的发展应注意增强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畅通性。二要健全经济区与自然区互动机制。流域经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同一流域区内自然条件相似、上下游联系密切,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有利于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按照不同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合理布局。行政区域规划应考虑流域完整生态系统的要求,流域生态系统规划又必须依靠行政区结合具体实际去创造性地组织实施,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指导下进行。三要健全市场主体与相关部门的互动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流域经济区,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运用市场规则和市场方式来推动;同时,还应充分调动各级行政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努力完善交通、产业、城市联动机制。首先,沿江交通运输能力直接决定着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应根据实际积极发展内河航运,为流域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区位条件,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产业服务范围和辐射半径,努力形成沿江带状布局的优势产业集群。其次,城市发展加快流域产业带扩张,刺激并提升沿江交通运输能力。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带动整个流域发展形成“点——轴”经济带,并伴随“点——轴”经济带产业分工、升级、转移和专业化发展,强化流域内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以及次级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再次,交通、产业、城市三者内在联动是加速流域经济区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应建设综合或复合型交通网络,充分发挥流域经济区集聚、辐射等经济功能,促进沿江产业向周围地区延伸发展,推动流域中心城市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交通、产业、城市的大发展,带动整个流域经济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三,努力完善经济、社会、生态平衡机制。一是着重在流域经济区开发上健全平衡机制。经济开发是流域经济区建设的重头戏。要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开发方式,提倡和推广“宜经济则经济,宜生态则生态”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经济形态高级化,努力实现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二是着重在流域生态开发上健全平衡机制。必须处理好水资源当前开发与永续利用的关系,努力实现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可持续开发,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为后代人发展留有优质的水资源和永续开发的足够空间。三是流域开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应将流域开发放到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大系统中来谋划,科学确定流域生态保护、航运发展、产业开发的空间布局,切实增强流域经济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完善经济、文化融合机制。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促进流域经济区发展,要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流域经济区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