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着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目标迈进

“十一五”时期的5年,是青海省西宁市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克时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服务全省的能力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谱写了改革发展和谐的新篇章。“十一五”末,西宁地区生产总值620多亿元,年均增长16%,实现了翻一番目标,人均生产总值42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年均增长28%,是“十五”末的3.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年均增长24%,是“十五”末的2.9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年均增长17.6%,是“十五”末的2.2倍。

5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跨越发展,提出工业创造财富、城市聚集财富、市场配置财富的理念和路为要害的富宁方略;围绕绿色发展,提出让生态成为百姓永久财富的理念和树为关键的美宁方略;围绕和谐发展,提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理念和利为恒念的稳宁方略;围绕统筹发展,提出统筹城乡,注重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层基础工作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强宁方略。这些理念和方略,源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让西宁走向发展的新境界。着力塑造新品牌,奠定了发展的新基础。“十一五”时期,西宁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我们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地位,突出城市作为生活中心的功能;以整合、优化、提升、聚集的园区布局,扩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一区四园”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一大批道路、水利、电力、住宅、绿地、广场、公园等提升城市形象与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优秀国家旅游城市,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不断提高市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着力推进民生与和谐,实现了发展的新进步;坚持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每年向群众问计、向社会求策,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社会保障普遍覆盖,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民生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在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等机遇面前,我们乘势而动,顺势而为,抢抓机遇,确立了西宁缺什么就抓紧做什么的发展责任,用足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借机借势借力加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5年,是西宁城市化加速、城市价值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按照中央的战略判断确定发展的历史方位,以省委的全新要求确定前进的方向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要路径,紧紧抓住“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赢得未来,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努力。“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经过5年的努力奋斗,力争在打基础、重积累、创财富、扩总量、提人均、变位次、作贡献7个方面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进步,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把西宁建成青海省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科技研发创新和服务保障基地,我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全省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地区,引领全省东部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城市。

推动西宁“十二五”目标的全面实现,就要牢牢把握“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谋发展,按照“繁荣靠产业,美丽靠建设,宜居靠管理,财政保民生,建设靠经营”的工作思路,突出以下几项重要举措:

第一,扎扎实实打基础。我们将做大基础产业,深入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战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城市竞争能力;做强基础设施,做好水网、路网、绿网、电网、气网等市政设施;做实基础工作,围绕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放开视野做规划。我们将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禀赋、基础条件、土地空间、比较优势等综合因素,做好西宁的新一轮规划,实现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的目标,让城市更饱满、更丰富。

第三,扩大投资保增长。对西宁这个西部欠发达城市来讲,“十二五”时期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仍然要以投资的快速增长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机遇、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东部产业转移等现实机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扩大投资,确保“十二五”GDP年均增长14%,努力形成一产转型保稳定、二产升级保发展、三产提速保民生的新格局。

第四,统筹城乡一体化。要以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基本建立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通过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推进、产业化发展,树立以经济区划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与封闭,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集群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园区对工业经济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西宁的城镇化率。

第五,多策多举育市场。要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特色旅游、金融、商务、信息、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让多种所有制经济在更加开放广阔的市场找到商机,创造财富;搞活资本市场、要素市场,让资本提高创造财富的活力,让市场增强配置资源的能力,让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第六,千方百计保民生。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十分关注民生,把事关民生的工作做好,让人民安全、文明、富足、舒畅地工作和生活,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市民对城市的认可度和归属感。

第七,改革创新抓管理。“十二五”时期是改革攻坚期,要通过改革,提高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政府、公民、社会共同参与城市公共管理的机制。

第八,提升城市软实力。“十一五”末,西宁全面启动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奋力拿下“双创”新荣誉,让西宁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绿,空气更新鲜、出行更方便、人民更健康、社会更文明,共建美好的家园。

青海省委副书记、西宁市委书记 王建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