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本报记者 许红洲 任 意 李 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孙南雄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了坚持民生优先,措施扎实、指标清晰,彰显出改善民生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让百姓生活更幸福的宏伟蓝图。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更加注重民生细节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更加突出民生的保障和改善。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时说,通过经济发展我们已经有了改善民生的基础,下一步中国政府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在收入分配的问题上、在就业的问题上、在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上,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世平感触很深。她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涉及民生的内容不仅段落更多、篇幅更长,而且政策更实、提法更新、标准更高。

相比“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从年均增长7.5%下调为7%;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期目标从年均实际增长5%提高为7%以上,并加了一个强调性的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这就意味着对收入增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充分说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上有了重大变化,下决心从更多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转向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向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全国政协委员、山西临汾市副市长谢碧玲说。

代表委员们认为,这一转变也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个最好例证。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小麦、水稻的最低收购价到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从农民工落户问题到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再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等,细节之处可以看到,民之所呼,皆有所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认为,“十一五”时期国家在民生方面更关注的是总体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宏观规划,在此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等逐步建立并取得显著成效,“而进入新的5年,民生工作会有更多具体、细致的工作需要更好地去落实。”

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进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包括9个方面: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和环境保护。

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说,这9个方面,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将来是有财政保障的,“无论你生活在东部还是生活在西部,无论你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代表委员们认为,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未来5年,如何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看法。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成果要让全体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我们既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说,初次分配中企业的利税和工资要有个合理的比重,既讲效率又讲公平。

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适时而正确的。他建议,要建立一个指标体系或者制订考核办法,以保证一次分配中劳动收入的比重,而在二次分配中公共财政的支出一定要向民生倾斜。

潘永和代表介绍,今年,江苏将继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比如将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比去年增加22亿元,同比增长15.1%;省级医疗卫生支出73.35亿元,同比增长11.4%;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安排补助资金4亿元等。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建议,要加快发展优质教育,通过发展促进公平。同时也要加强资源的配置,比如更多地向中西部倾斜,向农村倾斜,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专职副会长吴明江建议,继续加大投入,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尽快积极推进医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他还建议,应拟订鼓励政策,使有一定水平和掌握适宜技术的医师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包括退休技术人员,建立大中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域性协作机制等。

3月7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一共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今年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

谢旭人强调,今年将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好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大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让“民富”与“国强”并进,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相信,通过又一个5年的艰苦奋斗、开拓奋进,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必将逐渐变为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