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中国五金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五金:
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从中国国际五金展看五金行业转型之路
本报记者 刘惠兰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左三)在2010中国国际五金展创新展区与企业代表交谈。

10年创造一个传奇。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的举办,至今已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随着中国五金业的崛起,中国国际五金展目前已跃升为全球五金业的第二大展览会。

“以展会推动行业进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说,这个使命和工作重心,贯穿了从“十五”到“十一五”的整整10年。10年来,协会以展会做平台,不断引导和推进行业转型提升,加速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并努力推动全行业加快由“五金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脚步。如今,中国国际五金展的影响力已达全球,并成为中国五金业与世界交流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促交流:

展会培育大市场

让中国五金走向世界,创办一个属于中国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五金专业展,通过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推动行业提升发展水平,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之路——这是10年前,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创办这个展会的初衷和宗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说。

回顾10年发展历程,石僧兰无限感慨:“10年来,从发展战略到办展内涵,我们是把‘中国国际五金展’作为一项产品来精心培育的。为了使这个展会更科学稳健地发展,使之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五金专业展会,我们不是谋求发展得越大越好,而是谋求发展得越精越好。”

10年来,中国国际五金展坚持“稳定规模、丰富内涵、提高水平、加强服务、创造更大价值”的方针,每年以1万多平方米的速度逐步递增,不仅逐步扩大了五金制品门类、品类的国际展项,展会内涵也日益丰富,展出水平向国际专业展一流水平不断跃升。2010年中国国际五金展规模面积已达到1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300家。其中,有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

中国国际五金展成为培育中国五金大市场、融汇中外贸易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促创新:

展会搭建大舞台

引导行业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业发展,一直是协会近年来全力促进和解决的问题,张东立说。

“创新是历届中国国际五金展的主题。”张东立表示,10年来,中国国际五金展坚持“市场导向,技术导向”的定位,以“创新”主题搭建平台,在展馆专设了新品展示区,展出行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5年前就率先在展会设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专家、律师到现场办公,避免了仿冒产品的产生,鼓励企业把新品带到展会现场。每届展会都举办创新产品评选颁奖,为获奖企业颁发“五金创新产品”证书。对于能够引导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广。

这些举措,使展会的“技术导向”更加突出、更加充分。张东立说:“这是一种示范作用,引导五金行业加速转型提升,更加重视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更加注重行业的健康发展。”

可以说,如今,中国国际五金展已成为引导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展示市场变化的“晴雨表”。

促转型:

创建中国五金名牌

“中国国际五金展,为中国品牌的自主创新提供一个展示精彩的舞台,每年一届的展会,我们都欣慰地看到,中国五金企业的自主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在展会,参展自主品牌及创新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企业新品品牌展示区,都是吸引观众最多、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石僧兰说。

10年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以展会为平台,引导行业品牌经营、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得到全行业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很多长期以贴牌出口为主的规模企业加快向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生产转型。截至2007年,全行业拥有10大类产品48个品牌进入了中国名牌榜单。有13个行业评出了行业名牌115个,涉及工具、锁具、水龙头、保温杯、刀剪等等。另外,与地方政府配合,在全国培育并命名了39个国家级中国五金生产和出口基地,打造了具有专业细分、有着紧密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展会带动行业打造中国五金名牌的氛围更加强烈。

石僧兰说,“十一五”以来,协会将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作为引导行业转型的重中之重。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优质产品比重上升,部分名牌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转型之路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将全力实施“五大转变”,加速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