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粒花生的增值效应

过去种花生,不是卖果就是榨油。如今一粒小小的花生,被成果加工厂、花生油厂、饲料厂、中药厂等层层分解,河北深州人种出的花生有了广泛用途,也实现了产品的增值。有人说,在这里1枚花生变成了10粒、20粒。

深州市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明显,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达27万亩,其花生加工企业辐射带动周边200公里范围内870万亩的花生种植,是华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和集散地,非常适宜发展大型花生油加工项目。2007年,时任市长的张忠辉获悉山东鲁花集团要实施“西进扩充”战略,打算在河北布点的重要信息,立即与鲁花集团接洽,并安排项目涉及的各地方各单位迅速行动,仅用1个月时间,就将环保、工商、安检等近20个部门的审批全部完成,继山东鲁花落户后,紧接着四川希望、山东鲁王等相继落户深州。

沿深州县城外环线向北走20公里,记者来到辰时镇柏树村的嘉禾花生加工厂。在分拣车间,工人们熟练地分拣着花生。一位分拣工人一边干一边说:“我们分拣的是果小、不饱满的,留下自用;果大、均匀的,要做成不同口味的休闲食品或送花生油厂;花生的红衣,则进入中药加工厂;花生的壳,要去饲料加工厂。”

农民张月华的家就在嘉禾花生加工厂的隔壁。他说,村里家家种花生,花生进了工厂就等于进了市场,大家种得很踏实。这几年,通过种地村里人富裕了,家家盖了新房,村里新修了水泥路。

目前深州花生加工企业有136家,全市从事花生加工、购销的人员达15600多人,形成了花生购销、搓果、分拣、精选、深加工的一条产业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