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付出·奉献·收获
本报记者 孙潜彤

27岁的农民工李刚是那种一看上去就很朴实厚道的人。如果说他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他连续两年成为“感动沈阳”十大人物的候选人。

李刚的同事和朋友喜欢叫他“献血哥”。因为他几乎每个月都定期到沈阳市中心血站义务献血,7年间累计献血量是自身血液量的7.5倍,获得过卫生部等部委授予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李刚在沈阳上岗子村租住的平房,这间房不足6平方米,火炕上戳起一道玻璃隔断直通房顶,将小屋分成卧室和厨房。炕不够长,只能斜着睡觉。

李刚在一家印刷厂找到一份夜班工作,每月工资有2000元。而李刚却能将每月房租和生活费的支出精打细算到300多元,再用不多的积蓄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与贫困学生结对子、捐款,还将衣物、棉被、电饭锅和电水壶捐给民政部门。他自己却从废品收购站里“淘书”,打工之余,还参加了成人本科考试。正月初五,李刚专门到鞍山拜访了“活雷锋”郭明义,郭明义与他深情拥抱,并送给他电子书,鼓励他多读书,取得更大进步。

李刚爱听收音机,“收音机是我的红娘,我跟女朋友就是通过电台交友节目相知相识的。女友也相中我这两条——人品好、爱她。”

这天下午3点,李刚陪女友参加电台举办的情歌大赛,虽不喜欢热闹的场合,李刚还是老实地坐在台下捧场,一脸甜蜜。李刚说,“有一个理解你、支持你、爱着你的人,这就是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