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家评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重发挥支线机场的服务功能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彭 峥

支线机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网络节点,是中西部地区对外交流的窗口。机场与公路、铁路一样,为社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发挥着公共基础设施的普遍服务功能。机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机场作为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2010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首次明确了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

鉴于此,评价支线机场运营管理的效率不应仅局限于财务指标,而应该全面考察支线机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机场的服务能力、安全水平以及运行效率。

在我国偏远地区,交通条件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建设支线机场,发挥航空运输投资少、见效快、通达性强的特点,如同架设一台互联网终端,迅速拉近偏远地区与世界的距离,促进对外沟通和交流。漠河机场建成通航后,夏季来漠河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民众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疆且末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边缘,人口5.5万。且末机场常为当地居民疑难急症的治疗提供快捷运输服务,承担起挽救生命的重任。汶川、玉树地震救援的实践表明,支线机场成为我国应急救援快速反应体系的基本保障。

支线机场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对其发展的主导作用。在美国、日本、巴西等国运输机场基本为国有。可通过制定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等政策,进一步提升支线航空网络的通达性和服务能力,用以改善偏远地区航空服务的可得性。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244个,人口和GDP覆盖范围将分别达到82%和92%。航空运输服务范围和能力的扩大,需要进一步加大支线机场建设力度,更需要各级政府对支线机场发展的支持。

在支线机场规划建设方面,做好机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面对运营中出现问题时,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早预备解决方案。研究制定适宜的机场建设标准,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减少机场投资。

在中小机场财经政策方面,应对跑道、机坪和空管设备等飞行区建设全额投资,充分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职能。

在航线航班方面,应给予政策积极扶持支线机场航线,鼓励地方枢纽到北京、上海等枢纽机场的航线延伸至省内各支线机场,并给予枢纽机场时刻调整的支持。研究制定基本航空服务计划,通过航线运营补贴的形式,确保偏远地区航空服务水平。

在中小机场管理体制方面,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提升机场运行效率。现在,机场已明确定位为公共基础设施,且大部分中小机场业务量小,可经营性较差。相关部门可研究相关政策,剥离中小机场的资产负债,为提升机场运营效率“减负”;实施机场“经营机构”向“管理机构”转变,为提升机场运营效率“塑身”;建立中小机场管理运营效率评估和补贴的长效机制,为提升机场运营效率“造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