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家评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访谈
推动支线航空又好又快发展
——访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胡华清
本报记者 冯其予 金 晶

记者:请简要介绍我国支线航空最新的发展情况。

胡华清:支线航空是与干线航空相对应的概念,指运量较小的航空运输活动。支线航空是在支线机场和支线航线上进行的运量较小的航空运输活动,其中支线机场是指年旅客吞吐量低于200万人次的机场,连接支线机场与各类机场之间的航线为支线航线。2010年全国颁证运输机场总数增加到175个,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5.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1127万吨,按机场服务半径为100公里测算,现有机场覆盖了全国91%的经济总量和76%人口。支线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111万人次,占总量的7.3%。

记者:近年来,我国支线机场数量不断增多,支线航线网络不断扩展。对我国来说,发展支线航空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华清: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城乡居民都能够比较方便地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从而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机会。这也是民航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如漠河机场建成通航后,夏季来到漠河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民众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漠河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此外,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发展支线航空运输可为这些地区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其与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紧密连接,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其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快文化的融合,是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偏远地区发展支线航空,具有投资小,效率高等特点,是建立综合运输网络的有效手段。增加支线机场数量、拓展航空服务网络,还能够储备航空应急力量。汶川、玉树地震救援的实践表明,支线机场成为我国应急救援快速反应体系的基本保障。

记者:2010年2月中国民航局正式发布《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吹响了动员行业内外力量建设民航强国的进军号,突出了支线航空在推进民航大众化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国的支线航空将如何发展?

胡华清:未来我国将积极拓展支线网络,扩大航空服务范围,提高运输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支线航空的落后状况。通过发展支线航空提高我国航空运输的大众化程度,构建干支结合、方便快捷的航空运输网络,推动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安全与服务质量、国际竞争力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国支线航空将以完善支线机场布局、构建多层次的支线航空网络为主要任务,以增强支线航空公司活力、满足人民基本出行需要为重点,推动支线航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构建多层次的支线航空网络,进一步完善支线航空市场准入制度,积极鼓励干线航空与支线航空开展航班代码共享、联营联运等合作,逐步构建干支有效衔接的航线网络,提升支线航空的通达能力和服务能力;选择西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机场作试点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明确支线机场通达航班的最低服务水平,确保基本航空服务。其次,要进一步鼓励航空公司引进支线飞机,支持使用国产飞机,扩充和保障支线机队运力。最后,要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建设,加快新建支线机场建设,积极推进非运输机场改建、迁建为运输机场,军用机场改造军民合用机场工程;适度简化小型机场建设标准和控制机场建设规模,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加快通勤试点建设,提高航空的有效服务范围;完善中小机场油料储运设施建设,增强偏远地区机场油料保障能力;加快实施中小机场空管体制改革,提高中小机场空管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支线机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运营水平。预计到2015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达到220个以上,覆盖全国81%以上的县级城市单元、83%以上的人口和96%以上的GDP。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