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纵横链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例解读
海南航空:构筑区域枢纽
本报记者 陶 玙
天津航空的乘务人员正在为乘客提供服务。 (海航供图)

海航集团于两年前,正式设立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支线航空业务。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表示,海航将拓展支线航空业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干支结合谋突破

“单纯依靠干线航空市场,不足以支撑航空企业的发展,干、支线结合才是符合成熟航空市场的发展模式。”陈峰说,利用丰富的支线运营技术经验和现有支线航空基地资源,海航组建了专业运营支线航线的航空公司,将现有的支线航空业务从干线中剥离出来,使支线航空公司的管理、运营专业化、单一化。此举不仅可以解决支线航空运营长期的安全风险,同时还为支线航空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模式。

陈峰表示,将支线与干线衔接,由航空公司将支线机场的旅客集中到大型枢纽机场中转,则可以为中小机场地区的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而从经营角度考虑,采取了干支结合的方式,效益要远好于单一支线航线。

目前,天津航空共运营支线飞机84架,占全国支线飞机总架数的62.6%;2010年共执行航班51059班,运送旅客达386.55万人次。在天津航空经营的80余条支线航线中,独飞航线有58条,独飞机场有14个。

打造航空区域枢纽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启动“穿梭机支线战略”以来,海航就开始布局支线航空业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航加大了西部地区支线航空的发展力度,借重组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之际,在西安、乌鲁木齐等西部城市投入了几十架支线客机。2010年,海航在西部地区投入支线飞机27架,独飞机场8个。

以西安为例,海航集团2000年重组了以西安咸阳机场为基地的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支线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分别以年平均41.4%和47.9%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干线飞机运输的增长水平,增长态势强劲。2008年,海航旗下大新华快运在西安设立西北分公司,投放17架D328飞机和1架ERJ145飞机;2010年,海航集团在西安区域支线旅客运输量超过108万人次,接近于2000年客流量的6倍。目前,西安市已经逐步成为连接榆林、汉中、延安等陕西省内城市以及辐射银川、兰州、嘉峪关、敦煌等周边城市的支线中枢。此外,天津、长春、南京等数十个城市都成为天津航空航班的起降点,将大西北与全国各地连为一体。

由于航空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不少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经济受到航空运输支撑不力的制约。以天津市为例,其航空运输业过去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长期在年客流量200万人次以下徘徊。2006年,海航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津成立专业支线航空公司。大新华快运航空公司于2007年3月30日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09年6月8日正式更名为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自大新华快运成立以来,开通了大量天津始发的航线,完善了天津的航线网络布局。特别是在天津航空成立之后推出了“订单航线”的特色经营模式,开通了20余条独家执行的天津始发航线。由于市场定位明确,这些航线的上座率持续走高,长期保持在85%以上。新的航线不仅方便了广大天津市民的出行、促进了对外交往,同时也为天津机场带来了丰厚的客源。2010年,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27.7万人次;天航在天津机场旅客运输量达到106.6万人次,市场份额达到14.6%。

对于海航航空产业的发展而言,遍及全国的区域支线网络与海航干线网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力配合了海航在西安、天津等地打造区域枢纽的努力,一方面也加大了中转航线的便利程度,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点评:海航是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航空公司,积极发展支线航空业务。长期以来,海航努力把公司发展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最终使航空公司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